安聯保險:亞洲仍為全球航運損失熱點地區 保險費率或進一步提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際航運業在過去一年中繼續保持長期積極的安全趨勢,但必須應對新冠肺炎帶來的挑戰,航運業需要從蘇伊士運河長賜號事件中吸取教訓,并為未來網絡和氣候變化挑戰做好準備。這些風險將導致保險…
國際航運業在過去一年中繼續保持長期積極的安全趨勢,但必須應對新冠肺炎帶來的挑戰,航運業需要從蘇伊士運河“長賜號”事件中吸取教訓,并為未來網絡和氣候變化挑戰做好準備。這些風險將導致保險費率進一步提升,需要開發針對性的新產品。
近日,安聯保險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公司(AGCS)發表《2021年安全與航運評論》稱,2020年大型船舶的損失數量仍保持在歷史最低水平,而報告的事故數量同比有所下降。
“航運業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中表現出極大的韌性,這從強勁的貿易量和我們今天在該行業的多個部分看到的復蘇狀態證明了這一點。”AGCS全球貨運險風險咨詢主管Rahul Khanna說,雖然總損失連續第三年處于歷史低位,但全球航運業并非一帆風順。持續的船員危機、大型船舶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對供應鏈延遲和中斷的日益擔憂,以及對環境減排目標的遵守等,這些都給船東及其船員帶來了重大的風險管理挑戰。
AGCS年度報告分析研究了超過100噸的運輸損失和傷亡(事故)。2020 年,全球報告的船舶損失總數為49艘,與去年同期(48艘)相似,是本世紀第二低的總數,這表示在10年間下降了50%(2011年為98艘)。2020年航運事故數量從2818起下降至2703起(下降4%)。在過去十年中,有超過870次航運損失。
華南、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海域仍然是全球損失熱點,占2020年全球總損失的三分之一(16艘),事故同比增加。這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包括高水平的本地和國際貿易、擁擠的港口和繁忙的航線、老舊的船隊和暴露在極端天氣下等原因。
貨船(18艘)占過去一年損失船舶的三分之一以上,占過去十年總損失的40%。沉沒是過去一年所有損失的主要原因,占船舶總數的二分之一。機械損壞/故障是全球航運事故的首要原因,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