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口管制調整 經濟和政治因素雙重推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政府此次醞釀出口管制體系改革是戰后改革動作較大的一次。美國企業界對政府放松出口管制表示普遍歡迎,認為這有利于實現奧巴馬政府制定的5年內實現出口翻一番的目標。 近日,美國白宮官方網…
美國政府此次醞釀出口管制體系改革是戰后改革動作較大的一次。美國企業界對政府放松出口管制表示普遍歡迎,認為這有利于實現奧巴馬政府制定的5年內實現出口翻一番的目標。
近日,美國白宮官方網站就奧巴馬總統決定建立新出口管制體系發表文章,闡述了此次美國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的初衷和改革的基本思路。文中指出,此次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的重點是對“管制對象、如何管制以及如何實施并管理管制”進行調整,將通過重點管制最關鍵產品和技術,以及提高核心制造業和技術領域競爭力來促進美國國家安全。
經濟和政治因素的雙重推動,是此次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的重要原因
奧巴馬政府就任后,重振美國經濟一直是其優先目標。8月27日美國商務部第二季度增長修正值(為1.6%)的公布,引發了人們對美國經濟惡化的擔憂。而隨著中期選舉的臨近,持續高居不下的失業率也給奧巴馬政府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據統計,美國現在有近1000萬人接受失業福利救濟,同時有440萬人接受一般福利救濟,比經濟衰退前增長了近兩成。美國有六分之一的民眾接受政府救濟,創下歷史紀錄,并且還在繼續增加。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雙重推動,是此次出口管制體系改革的重要原因。GDP
為拉動美國國內經濟增長,2010年年初,奧巴馬政府提出了“出口倍增計劃”,即在5年內讓美國出口翻番。而實現這一計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放松出口管制,尤其以軍事和高技術產品為代表。自2009年8月,本著強化國家安全,提高美國核心產業競爭力的目的,奧巴馬政府著手對美國出口管制體系開展了廣泛的內部審查。審查重點放在管制系統所面臨的威脅以及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技術的挑戰。審查發現,存在于現有管制體系中的制度設計過于復雜,內容冗長,管理權限重疊以及信息不能共享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該體系的運行效率和效果。而企業方面,美國軍工和高科技企業也一直抱怨,始自“冷戰”時期的出口管制令他們蒙受了巨額的收入損失。
奧巴馬稱,改革有助于提升美國制造業和技術領域的競爭力,助推美國出口,創造就業崗位。同時,通過保留其最核心技術獨享的權利,其國家安全也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出口控制清單將被劃分為三個層次
據白宮披露,本次出口管制體系改革內容將包括對需要出口許可證的產品進行更具體的界定,重新調整審批出口申請的程序等。按照本次改革計劃,美國現有的兩份出口控制清單將被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
最嚴格管制:對于美國具有至關重要的軍事或者情報利益、且幾乎為美國獨有的產品,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中度管制:對于美國具有重大軍事或者情報利益,且幾乎僅為美國的多邊伙伴和盟友所擁有的產品。
一般管制:對于美國具有重要軍事或者情報利益,且被更廣泛擁有的產品。
而一旦對某管制產品進行了歸類,相應的許可標準就會開始應用。處于最嚴格管制類的所有產品,無論其用途如何,都須經過許可。中度管制類的產品則可通過許可豁免或普通授權出口到美國多邊合作伙伴和盟國。而大多數非敏感類產品出口到上述國家則無需許可,但為防止其再出口到非授權目的地,針對其“再出口”將實施管制。
新的三層級出口管理,將對美國的出口管制體系帶來革命性影響。據初步分析,現有美國軍事出口控制清單上約有1.2萬個產品,按照新的三層級出口管制體系歸類,其中約74%的產品或將移至商業出口控制清單下,或完全解除控制。而軍事出口控制清單上剩余的約26%的產品幾乎全屬于中度管制(約18%)和一般管制(約8%)類別。
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簽署行政令,擬建立一個跨部門的出口執行協調中心,并擬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份新的出口控制清單和許可證政策。
改革可能帶來的影響
美國政府此次醞釀出口管制體系改革是戰后改革動作較大的一次。美國企業界對政府放松出口管制表示普遍歡迎,認為這有利于實現奧巴馬政府制訂的5年內實現出口翻一番的目標。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董事會主席鮑勃·史蒂文斯說,這是“一代人時間內最有意義的出口管制改革,既能保護敏感信息,也能剔除那些過時的繁文縟節。”美國商會認為,出口管制的放松,可能將為美國增加數百億美元的出口。
8月份美國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由于進口增長、出口減少,2010年6月,美國貿易逆差額擴大至449億美元,增長18.8%,達到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出口管制體系改革一系列具體措施的出臺,美國對外貿易的現狀也許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此外,配合此次出口管制體系改革,奧巴馬總統經濟顧問團隊正努力制定新措施,以期在短期內促進增長和就業,同時在長期內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新措施可能包括延長今年年底到期的中產階級減稅政策,增大政府對發展清潔能源的支持,重新改造更多基礎設施等。(來源: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