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建議歐洲調整經濟政策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9月4日指出,由于全球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加劇,歐洲應審時度勢調整財政緊縮方案,并考慮出臺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緩和市場信心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9月4日指出,由于全球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加劇,歐洲應審時度勢調整財政緊縮方案,并考慮出臺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緩和市場信心危機。
第二季度以來,歐洲經濟增速明顯滯緩,歐債危機局勢嚴峻,希臘、意大利等重債國在推行財政緊縮措施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近日,包括IMF在內的多家機構和全球知名經濟學家均呼吁歐洲經濟體調整嚴苛的財政緊縮政策,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呼吁推出刺激經濟措施
拉加德4日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時表示,歐洲應在形勢許可的情況下考慮出臺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緩和全球市場信心危機。
此前,拉加德已多次呼吁歐洲當局調整經濟政策。8月16日,拉加德在《金融時報》撰文,呼吁歐美發達國家在恢復財政可持續性的同時,必須兼顧經濟增長和就業問題,應考慮出臺短期刺激措施。8月27日,她警告歐洲銀行業至多存在2000億歐元資本缺口,稱歐洲當局應盡快為銀行業充實資本。
另據道瓊斯通訊社報道,IMF還預計,希臘將于明年第一季度發生主權債務違約。IMF認為,“希臘將于明年3月前出現違約,違約甚至有可能發生在今年”。
由于與希臘政府就該國實現經濟改革目標存在分歧,2日歐盟、IMF和歐洲央行的三方代表團暫時中止了對希臘財政緊縮和經濟改革的評估。這項評估旨在檢查希臘財政和經濟改革進度,評估該國是否達到援助協議中規定的目標,評估結果將決定希臘能否獲得規模為80億歐元的第6筆援助,對希臘避免違約至關重要。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歐洲嚴苛的財政緊縮政策將抑制經濟復蘇步伐,且主權債務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正由歐元區向整個歐洲擴散。
有“債券之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格羅斯4日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采訪時表示,英國政府推行的財政緊縮政策可能令英國經濟陷入衰退,為提振經濟,政府應在不傷害投資者信心的基礎上對緊縮政策進行“中期調整”。格羅斯稱:“相較2010年推出財政緊縮政策時,英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已進一步惡化,因此政府應對緊縮政策進行微調,甚至重新規劃。”
歐央行大唱“反調”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4日指出,歐債危機不能僅靠歐洲央行購買成員國國債來單獨解決,而需要各國恢復財政可持續性,他再次呼吁歐元區成員國政府迅速批準,嚴格執行各自的財政緊縮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8月8日重啟債券購買計劃以來,歐洲央行為防止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飆升已投入416億歐元巨資。特里謝4日強調,造成歐債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成員國違反了歐盟的財政紀律,而歐洲央行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不能成為各國繼續不遵守財政紀律這一根本原則的理由。
上周末,意大利政府有意放棄此前公布的455億歐元財政緊縮方案,引起歐洲央行強烈關注。有分析人士預計,假如意大利政府放棄實施財政緊縮,歐洲央行存在停止購買意大利國債的可能。2日,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5.265%,為歐洲央行8月8日開始買進該國國債以來最高水平;截至北京時間5日19時30分,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升至5.464%。市場分析人士預計,意大利國債收益率正向著7%水平靠攏。
分析人士認為,即使歐洲央行繼續債券購買行動,也只能達到臨時“止血”之效,難以根治歐債危機。《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理查德·巴利5日撰文指出,歐央行通過買入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雖暫時遏制了市場的瘋狂拋售,但可能將市場的急性紊亂轉變成慢性紊亂。
來源:中國證券報
第二季度以來,歐洲經濟增速明顯滯緩,歐債危機局勢嚴峻,希臘、意大利等重債國在推行財政緊縮措施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近日,包括IMF在內的多家機構和全球知名經濟學家均呼吁歐洲經濟體調整嚴苛的財政緊縮政策,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呼吁推出刺激經濟措施
拉加德4日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時表示,歐洲應在形勢許可的情況下考慮出臺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緩和全球市場信心危機。
此前,拉加德已多次呼吁歐洲當局調整經濟政策。8月16日,拉加德在《金融時報》撰文,呼吁歐美發達國家在恢復財政可持續性的同時,必須兼顧經濟增長和就業問題,應考慮出臺短期刺激措施。8月27日,她警告歐洲銀行業至多存在2000億歐元資本缺口,稱歐洲當局應盡快為銀行業充實資本。
另據道瓊斯通訊社報道,IMF還預計,希臘將于明年第一季度發生主權債務違約。IMF認為,“希臘將于明年3月前出現違約,違約甚至有可能發生在今年”。
由于與希臘政府就該國實現經濟改革目標存在分歧,2日歐盟、IMF和歐洲央行的三方代表團暫時中止了對希臘財政緊縮和經濟改革的評估。這項評估旨在檢查希臘財政和經濟改革進度,評估該國是否達到援助協議中規定的目標,評估結果將決定希臘能否獲得規模為80億歐元的第6筆援助,對希臘避免違約至關重要。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歐洲嚴苛的財政緊縮政策將抑制經濟復蘇步伐,且主權債務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正由歐元區向整個歐洲擴散。
有“債券之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格羅斯4日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采訪時表示,英國政府推行的財政緊縮政策可能令英國經濟陷入衰退,為提振經濟,政府應在不傷害投資者信心的基礎上對緊縮政策進行“中期調整”。格羅斯稱:“相較2010年推出財政緊縮政策時,英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已進一步惡化,因此政府應對緊縮政策進行微調,甚至重新規劃。”
歐央行大唱“反調”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4日指出,歐債危機不能僅靠歐洲央行購買成員國國債來單獨解決,而需要各國恢復財政可持續性,他再次呼吁歐元區成員國政府迅速批準,嚴格執行各自的財政緊縮措施。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8月8日重啟債券購買計劃以來,歐洲央行為防止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飆升已投入416億歐元巨資。特里謝4日強調,造成歐債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成員國違反了歐盟的財政紀律,而歐洲央行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不能成為各國繼續不遵守財政紀律這一根本原則的理由。
上周末,意大利政府有意放棄此前公布的455億歐元財政緊縮方案,引起歐洲央行強烈關注。有分析人士預計,假如意大利政府放棄實施財政緊縮,歐洲央行存在停止購買意大利國債的可能。2日,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5.265%,為歐洲央行8月8日開始買進該國國債以來最高水平;截至北京時間5日19時30分,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進一步升至5.464%。市場分析人士預計,意大利國債收益率正向著7%水平靠攏。
分析人士認為,即使歐洲央行繼續債券購買行動,也只能達到臨時“止血”之效,難以根治歐債危機。《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理查德·巴利5日撰文指出,歐央行通過買入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雖暫時遏制了市場的瘋狂拋售,但可能將市場的急性紊亂轉變成慢性紊亂。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