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油價暴跌系多家機構做空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美國彭博社8月28日報道稱,美國國會佛蒙特州參議員伯爾尼·桑德斯“爆料”說,在國際油價于2008年7月觸及每桶147.27美元歷史峰值之前,全球15家大型金融機構曾集體押注國際油價下跌。…
美國彭博社8月28日報道稱,美國國會佛蒙特州參議員伯爾尼·桑德斯“爆料”說,在國際油價于2008年7月觸及每桶147.27美元歷史峰值之前,全球15家大型金融機構曾集體押注國際油價下跌。
他提供的交易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底,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銀集團在內的全球15家大型機構所持有的原油期貨及衍生品空頭頭寸為22.946萬份合約,規模遠超其持有相應多頭頭寸的10.1537萬份合約。
從各大行的交易數據來看,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是2008年上半年原油市場的“看空”主力:截至2008年6月底,兩者針對原油期貨及其衍生品的凈空頭頭寸分別高達10.9655萬份合約和4.5199萬份合約,巴黎銀行、法興銀行、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和美林銀行等另外七家機構也位居“空軍”行列。
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市場上零售天然氣價格在2008年7月7日到達每加侖4.08美元的歷史高點,國際油價也在四天后觸及每桶147.27美元的峰值,但整個原油期貨市場形勢卻急轉直下:當月國際原油期貨均價僅為約每桶120美元,隨后更是在2009年初險些跌破每桶30美元。
有媒體指出,桑德斯提供的交易信息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機構操縱大宗商品價格獲利卻不顧經濟受損的指責提供了最新佐證。桑德斯本人就在22日致信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加里·根斯勒時表示,“大量的投機行為是造成當年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的一大主要因素”,而CFTC則應遵從法律消除過度投機。根斯勒也宣稱,CFTC將在9月22日就大宗商品交易規模限制規則的完善環節進行投票。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他提供的交易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底,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銀集團在內的全球15家大型機構所持有的原油期貨及衍生品空頭頭寸為22.946萬份合約,規模遠超其持有相應多頭頭寸的10.1537萬份合約。
從各大行的交易數據來看,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是2008年上半年原油市場的“看空”主力:截至2008年6月底,兩者針對原油期貨及其衍生品的凈空頭頭寸分別高達10.9655萬份合約和4.5199萬份合約,巴黎銀行、法興銀行、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和美林銀行等另外七家機構也位居“空軍”行列。
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市場上零售天然氣價格在2008年7月7日到達每加侖4.08美元的歷史高點,國際油價也在四天后觸及每桶147.27美元的峰值,但整個原油期貨市場形勢卻急轉直下:當月國際原油期貨均價僅為約每桶120美元,隨后更是在2009年初險些跌破每桶30美元。
有媒體指出,桑德斯提供的交易信息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機構操縱大宗商品價格獲利卻不顧經濟受損的指責提供了最新佐證。桑德斯本人就在22日致信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加里·根斯勒時表示,“大量的投機行為是造成當年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的一大主要因素”,而CFTC則應遵從法律消除過度投機。根斯勒也宣稱,CFTC將在9月22日就大宗商品交易規模限制規則的完善環節進行投票。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評級新秩序 下一篇:美國石油協會認為美國能源行業開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