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歐洲銀行業輸血 拉加德惹惱“娘家人”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I would divorce my country(我將與之脫離)。”談及自己與歐洲和法國的深厚關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履新前曾如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I would divorce my country(我將與之脫離)。”談及自己與歐洲和法國的深厚關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履新前曾如此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決裂還談不上,但她最近的一席表態已經引發了來自歐洲“娘家人”的批評。
在上周六于美國懷俄明州杰克遜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的各國央行行長年度會議上,拉加德表示,歐洲銀行業可能需要再注入資本,以防止債務危機擴散。
對此,歐洲銀行業一些權威人士批評稱,拉加德忽視了歐洲銀行的一大困難,即缺乏資金。
拉加德的支持者則認為,她只是說出了不少決策者諱言的真話而已,揭開了歐洲銀行業在歐債敞口和資本充足率上的“傷疤”。
風雨飄搖的歐債危機如何紓困目前尚存路徑爭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反應將牽動歐洲的神經。
此前隨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訪華的法國財長巴魯安(Francois Baroin)即對本報記者表示,自己向多位中國官員解釋了目前歐洲的狀況以及德法兩國的對策。
口水噴向拉加德
在呼吁對歐洲一些最弱的銀行進行注資的同時,拉加德表示,支撐銀行體系是切斷殃及整個歐洲“傳染鏈”的關鍵所在。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歐洲債務危機將從幾個脆弱的國家蔓延到核心成員國。歐洲銀行需要“緊急的資本重組”。
此言一出,惹來了眾多歐洲官員和銀行業人士的“口水”。
一些歐洲官員認為,拉加德的言論并沒有觸及銀行業當前困境的關鍵點,并指其對歐洲銀行業的健康狀況發出了“令人困惑”和“具有誤導性”的攻擊。
“關鍵問題在于融資,最近數周,一些國家的銀行在獲得流動性方面遇到了麻煩,這方面的壓力將會加劇。”《金融時報》援引一名官員的話稱。
一位熟悉歐洲銀行業的分析人士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對歐洲一些最弱的銀行進行緊急資本重組,就是幫助其修復資產平衡表,要求銀行以維護資本充足率為首要任務。
但該人士表示,這可能會導致重組后的銀行更加惜貸,進一步抑制流動性。“歐洲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應該是如何通過融資防止債務危機進一步擴散。”
隨著歐債危機全面失控的可能性日益上升,美國市場基金近期已從歐元區撤退,這導致歐洲銀行美元融資出現困難。
正因為如此,歐洲方面擔憂拉加德的言論將進一步驚動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在杰克遜霍爾會議上發表的講話中,也否定了關于歐洲可能面臨流動性緊缺的觀點。
銀行界人士也被惹惱了。
“拉加德的評論將無助于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信心恢復。”德國合作銀行協會一位董事會成員認為。
皇帝的新裝
在支持拉加德的分析人士眼中,她正是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里那個說真話的孩子,直言不諱地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歐洲官員聲稱問題在于融資,只是掩耳盜鈴。因為現在沒有投資者會對這些擁有大筆壞賬的銀行感興趣。
《金融時報》29日發表社評稱,拉加德公開講出了危機爆發以來多數政策制定者所諱言的話,直言不諱地指出問題并號召人們采取行動,這一點值得贊揚。
但該報又話鋒一轉稱:“要解決這個問題,政策制定者們還必須決定損失應由誰來承擔。拉加德認為損失應由納稅人承擔,這就有悖常理了。”
事實上,有些銀行分析師同意拉加德的觀點本身,即脆弱的歐洲銀行體系需要更好的安全緩沖區來承受增長乏力的風險。
但他們對于拉加德發表評論的時間點,感到驚訝。
投資者和分析師早已指出,歐洲銀行業對歐債的風險敞口過大,而且應對危機的資本金不足。
高盛集團近期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非希臘銀行中,持有希臘國債最多的是法國巴黎銀行,達到50億歐元,德克夏銀行持有35億歐元,德國商業銀行持有30億歐元,法國興業銀行持有27億歐元,荷蘭國際集團持有24億歐元,德意志銀行則持有16億歐元。
歐盟銀行業管理局(EBA)7月15日公布的壓力測試結果,在今年所有參加測試的歐洲銀行中有8家未能通過測試,即一級資本充足率低于5%,它們的資本缺口總計25億歐元。此外16家銀行涉險過關,它們的一級資本充足率都在5%至6%之間。
摩根大通7月的一份報告卻顯示,若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歐洲銀行業的資本缺口將是800億歐元。
市場擔憂情緒在8月10日的歐洲銀行股“黑色星期三”集中爆發。
法國興業銀行當天股價一度暴跌超過20%,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股價下跌12%,法國巴黎銀行下跌9%。
截至記者發稿時,法國興業銀行股價本月累計下跌幅度已經達到37.38%,自年初以來更是累計下跌45.92%。
“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既然中國是"大債主",薩科齊應該去中國說明一下歐洲的債務情況,畢竟目前中國已經投資了大量的歐債。”法國媒體如此忠告他們的總統。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薩科齊上周訪華的過程中,他花了較大篇幅討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問題。
他也在自己最關心的一些議題上得到了答案,比如,中方表示將繼續把歐洲作為主要投資市場之一,也希望歐洲采取措施確保中方對歐投資安全。
薩科齊對法國媒體表示,中方對于歐元區和歐元都表達了非常清晰的信任。
巴魯安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此行其一個重要目的在于建立中法兩國的相互信任和聯系,共同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危機。
他表示,自己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央行行長周小川、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等在內的官員進行了會晤,并向他們解釋了目前歐洲的狀況與德法兩國的對策。
巴魯安重申了對于中國政府對歐元區經濟全力支持的感謝,并表示法國將推行更加嚴謹的財政措施以確保主權信用穩定。
關注中國的不只是法國。
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此前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采訪時,后者也談及了當前歐美債務的問題,并拋出了“西方會不會淪為失敗的一方”的問題。
對于歐元債務,《明鏡》給出的數據是,到6月底,中國的持有量為7000億美元。
“西方經濟能否實現反彈,與中國休戚相關。我們彼此依存度非常高,西方的損失并不意味著中國的收益,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傅瑩表示,“最近我還與同事們討論歐盟的未來,大家的基本觀點是,如果歐洲國家攜手解決問題,歐盟將繼續前行,更加一體化,否則歐元區就有可能垮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