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迪拜”擁抱“東北亞副金融中心”夢想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源出蒙古語的“鄂爾多斯”,意為“眾多的宮殿”。多年前,世界500強美國固特異工程橡膠集團亞太區總裁趙元軍造訪鄂爾多斯。對于這位資源型城市,他十分驚奇:鄂爾多斯,雖地處沙漠邊緣、總人…
源出蒙古語的“鄂爾多斯”,意為“眾多的宮殿”。多年前,世界500強美國固特異工程橡膠集團亞太區總裁趙元軍造訪鄂爾多斯。對于這位資源型城市,他十分驚奇:鄂爾多斯,雖地處沙漠邊緣、總人口只有100多萬,但依靠“羊煤土氣”(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氣)幾種資源,短短幾年鑄就夢幻般的財富。趙元軍說,鄂爾多斯位于中國最大的煤炭富集區的核心地帶,它就像“中國的迪拜”,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崛起。
2011年8月3日,社科院首發城市發展藍皮書,鄂爾多斯市城市科學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12位,其中經濟繁榮指數66.21,排名全國第一。
如今,身為紫輝投資基金(Buttonwood Capital)主管合伙人、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上海校友會會長的趙元軍發現這座“中國的迪拜”,正在揮別“羊煤土氣”,開啟了經濟轉型之門,夢想成為“東北亞副金融中心”。
這位在美國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得克薩斯洲休斯頓大學的物理博士,眼下開始更多地關注“鄂爾多斯未來如何走上非資源依賴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中國內地人民幣私募基金重鎮"和"PE/VC注冊天堂",可以成為"中國煤都""脫煤"發展新型經濟的一個重要方向。"東北亞副金融中心"的構想并非遙遠不可及。”
事實上,政策暖風已經迎面吹來。今年6月出臺的相關文件顯示,正為內蒙古加快升級、轉型以及環境資源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外界看來,“金融+能源”,將成為新西部的雙心結構,成為鄂爾多斯乃至整個內蒙古正成為下一個十年中國經濟崛起的強勁引擎。
“十二五”期間,這座明星城市再次出發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以建設國家級重要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為目標,通過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對能源結構進行深入調整,采取建設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增加區內能源高效需求、推廣煤炭清潔利用等措施,圍繞大型能源基地、建設大項目,通過培育大型企業,來提高產業集中度。
一個顯著的表現是:康巴什新區的路燈都是太陽能或風能供電,在城市照明領域完全采用新能源,放眼全國,仍屬先進之舉。這個現象的背后,是鄂爾多斯市的政策制定者對經濟發展的前瞻性決策和實用化的推廣。
關于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顯示,內蒙古在發展中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態環境脆弱、產業結構單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能力不強等突出困難和問題。為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戰略定位之一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充分發揮資源豐富、靠近市場、基礎較好的優勢,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構建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宏大背景是中國經濟正在迎來“超級周期”(Super cycle)。
放眼更大的視野,如同渣打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李籟思(Lyons)團隊所做的"超級周期"(Super cycle)研究中預言的,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將成為這一輪全球經濟周期中的贏家。
財富涌流,打造“東北亞副金融中心”
一份近期廣為媒體引用的《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顯示,鄂爾多斯人均GDP已經超越香港,位居全國第一。除了億萬富翁,鄂爾多斯資產上千萬的人,至少有10萬。要知道,鄂爾多斯市區人口只有35萬,加上各個旗縣,總人口也不過150萬。也就是說,每217個人中就有1個億萬富翁;每15個人就有1個千萬富翁。
去年底,貝恩和招商銀行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產(金融資產和非自住性房產)規模達到62 萬億人民幣,較2009年末同比增加約19%;2010年,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數量達50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00萬人民幣,共持有可投資資產15萬億人民幣。預計2011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將達59萬人,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18萬億人民幣。
世界向東,鄂爾多斯向上。如何將鄂爾多斯市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資源型、不可再生型經濟向集約型、科技型、循環型經濟轉變,成為擺在鄂爾多斯人面前的難題。
冒著2011年初零下20℃的低溫,滿載PE(私募股權)、VC(風險投資)等投資大佬們的“專機”,一架架的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飛來鄂爾多斯的,他們目的不是欣賞“北國風光”,而是為了希望吸收優質LP(有限合伙人),挖掘尋找當地的好項目。
數據顯示,2010年鄂爾多斯GDP總量為2643.23億元,人均GDP達到了136203元,足以看齊歐美發達國家。
2010年7月,當地政府出臺了促進金融業發展和鼓勵股權投資企業發展相關意見,并提出五年內稅費減半的優惠政策。一位私募基金業人士說,對于有大面積土地和光照需求的光熱企業,在內蒙古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此外,能源的清潔利用、節能建筑、生態農業等都是PE討論的熱門話題。
從美國回到中國的私募界明星人物鄭剛(Scott Zheng)擁有超過15年的國內外投行和投資經驗。在他看來,鄂爾多斯的富人并不輸浙江,如果他們肯拿出一些資本投入PE,未來鄂爾多斯將成為中國的PE之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2011年8月3日,社科院首發城市發展藍皮書,鄂爾多斯市城市科學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12位,其中經濟繁榮指數66.21,排名全國第一。
如今,身為紫輝投資基金(Buttonwood Capital)主管合伙人、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上海校友會會長的趙元軍發現這座“中國的迪拜”,正在揮別“羊煤土氣”,開啟了經濟轉型之門,夢想成為“東北亞副金融中心”。
這位在美國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得克薩斯洲休斯頓大學的物理博士,眼下開始更多地關注“鄂爾多斯未來如何走上非資源依賴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中國內地人民幣私募基金重鎮"和"PE/VC注冊天堂",可以成為"中國煤都""脫煤"發展新型經濟的一個重要方向。"東北亞副金融中心"的構想并非遙遠不可及。”
事實上,政策暖風已經迎面吹來。今年6月出臺的相關文件顯示,正為內蒙古加快升級、轉型以及環境資源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外界看來,“金融+能源”,將成為新西部的雙心結構,成為鄂爾多斯乃至整個內蒙古正成為下一個十年中國經濟崛起的強勁引擎。
“十二五”期間,這座明星城市再次出發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將以建設國家級重要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為目標,通過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對能源結構進行深入調整,采取建設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增加區內能源高效需求、推廣煤炭清潔利用等措施,圍繞大型能源基地、建設大項目,通過培育大型企業,來提高產業集中度。
一個顯著的表現是:康巴什新區的路燈都是太陽能或風能供電,在城市照明領域完全采用新能源,放眼全國,仍屬先進之舉。這個現象的背后,是鄂爾多斯市的政策制定者對經濟發展的前瞻性決策和實用化的推廣。
關于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顯示,內蒙古在發展中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態環境脆弱、產業結構單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能力不強等突出困難和問題。為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戰略定位之一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充分發揮資源豐富、靠近市場、基礎較好的優勢,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構建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內蒙古建設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支撐基地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宏大背景是中國經濟正在迎來“超級周期”(Super cycle)。
放眼更大的視野,如同渣打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李籟思(Lyons)團隊所做的"超級周期"(Super cycle)研究中預言的,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將成為這一輪全球經濟周期中的贏家。
財富涌流,打造“東北亞副金融中心”
一份近期廣為媒體引用的《中國民間資本投資調研報告》顯示,鄂爾多斯人均GDP已經超越香港,位居全國第一。除了億萬富翁,鄂爾多斯資產上千萬的人,至少有10萬。要知道,鄂爾多斯市區人口只有35萬,加上各個旗縣,總人口也不過150萬。也就是說,每217個人中就有1個億萬富翁;每15個人就有1個千萬富翁。
去年底,貝恩和招商銀行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產(金融資產和非自住性房產)規模達到62 萬億人民幣,較2009年末同比增加約19%;2010年,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數量達50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00萬人民幣,共持有可投資資產15萬億人民幣。預計2011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將達59萬人,高凈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將達18萬億人民幣。
世界向東,鄂爾多斯向上。如何將鄂爾多斯市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資源型、不可再生型經濟向集約型、科技型、循環型經濟轉變,成為擺在鄂爾多斯人面前的難題。
冒著2011年初零下20℃的低溫,滿載PE(私募股權)、VC(風險投資)等投資大佬們的“專機”,一架架的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飛來鄂爾多斯的,他們目的不是欣賞“北國風光”,而是為了希望吸收優質LP(有限合伙人),挖掘尋找當地的好項目。
數據顯示,2010年鄂爾多斯GDP總量為2643.23億元,人均GDP達到了136203元,足以看齊歐美發達國家。
2010年7月,當地政府出臺了促進金融業發展和鼓勵股權投資企業發展相關意見,并提出五年內稅費減半的優惠政策。一位私募基金業人士說,對于有大面積土地和光照需求的光熱企業,在內蒙古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此外,能源的清潔利用、節能建筑、生態農業等都是PE討論的熱門話題。
從美國回到中國的私募界明星人物鄭剛(Scott Zheng)擁有超過15年的國內外投行和投資經驗。在他看來,鄂爾多斯的富人并不輸浙江,如果他們肯拿出一些資本投入PE,未來鄂爾多斯將成為中國的PE之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