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業希臘債敞口調查:危機或先壓垮歐央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歐元區對全球經濟影響報告稱,歐元區邊緣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溢出效應有限,但如果危機波及到歐元區核心國家的銀行系統,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嚴…
6月2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歐元區對全球經濟影響報告稱,歐元區邊緣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溢出效應有限,但如果危機波及到歐元區核心國家的銀行系統,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嚴重得多。
“目前情況仍然可控,但需引起注意”,IMF代理執行總裁利普斯基在與歐元區財長會面后對記者們表示。
希臘債務重組最為堅定的反對者歐洲央行也在6月15日發布報告稱,目前歐元區金融穩定的最大風險是希臘債務的溢出效應。
在歐元區,法國與德國銀行對希臘公共債務的敞口最大。在希臘目前總額3250億歐元債務中,法國銀行持有160億歐元,德國銀行持有200億歐元。正因對希臘債務的敞口,評級公司穆迪在6月15日對法國三大銀行做出降級觀察警告。
作為法國銀行監管者,法國央行拒絕對穆迪此舉做出評論,但其新聞發言人給本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引述法國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安·諾亞的話稱:“我不認為法國銀行特別面臨某個風險”。
位于倫敦的智庫開放歐洲經濟研究員Raoul Ruparel認為,法國銀行對希臘國債的敞口風險可控,真正的風險是法國幾家主要銀行在希臘擁有大量分支機構,并且持有希臘銀行股份,“從這個角度看,穆迪的降級觀察是有道理的”。
歐洲央行一直反復強調,希臘債務一旦重組,由于歐洲金融體系的相互交叉,將會對歐元區銀行體系造成潛在風險。
據位于布魯塞爾的經濟智庫Bruegel測算,在目前希臘總額325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中,歐元區銀行持有債務額為520億歐元,其中最主要持有者為德國(200億歐元)、法國(160億歐元)。
在此次被穆迪警告的3家法國銀行中,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持有希臘國債最多,為50億歐元。但該銀行預計,即使其持有的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所有國債的價值滑落到3月底的水平,損失僅為其銀行資本的0.15%。
此外,3月底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持有25億歐元希臘國債,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的敞口為6.31億歐元。
Bruegel認為,希臘為了將債務恢復到可持續水平,需要將目前債務賬面價值削減30%,但對歐元區銀行
的影響是“可控的”,雖然有一些銀行需要國家注入資本以彌補損失,但該國公共財政規模仍足以支撐此類行為,“希臘倒塌將造成歐元區銀行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說法,雖然可以理解,但存在夸大成分”。
Raoul Ruparel也認為,與法德這些銀行的規模和資本金規模相比,在希臘國債的損失是可以承受的。
分支機構運行風險大
希臘前財政部長揚諾斯·帕潘托尼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希臘債務一旦違約,真正的大問題是希臘銀行,因為在遭受國債損失后,希臘銀行必然需要一輪資金注入,但希臘政府顯然已無力援助銀行。據Bruegel測算,希臘本國銀行持有680億歐元的政府債務。
一位歐盟官員在列舉希臘違約的種種風險時,也將對希臘銀行帶來的損失列在首位。
Raoul Ruparel認為,一旦希臘債務違約,希臘銀行將直接面臨200億-300億歐元的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歐洲央行聲稱一旦希臘國債違約,將不接受其作為向銀行提供流動性的擔保,這會讓希臘銀行面臨8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缺口。
Raoul Ruparel認為法國銀行在希臘銀行業的運作才是其真正風險所在,“雖然法國銀行所持希臘國債水平低于德國銀行,但其總體面臨的風險程度要高于德國”。法國銀行對希臘銀行業的參與主要有兩種形式:在希臘的分支機構,以及持有希臘大銀行的股份。
法國興業銀行通過其希臘分支機構,在希臘貸款額為34億歐元;而持有希臘國債最少的農業信貸銀行則擁有最多貸款,達241億歐元。
歐洲央行面臨破產?
Raoul Ruparel在其主筆的一篇研究報告中還提出,由于對歐元區邊緣國家主權債務和銀行體系的敞口,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急劇惡化,甚至面臨破產威脅。
他分析了JP摩根、花旗銀行、歐洲央行、各國央行的數據認為,自從去年5月歐洲央行開始從二級市場購買國債以來,其對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邊緣國家的風險敞口達到4400億歐元,一部分以國債形式持有,為744億歐元,另一部分則是向這些國家銀行提供的無限流動性,總額為3692億歐元。
而歐洲央行的資本金僅有820億歐元,這讓其杠桿率達到23-24倍之多,而歐洲較為穩健的中央銀行,如瑞典央行、挪威央行和瑞士央行的杠桿率分別僅為4.73倍、5.85倍和6.25倍。這意味著,若歐洲央行的資產價值僅僅削減4.25%,就會讓其處于實際破產的地位。
而僅僅希臘債務重組這一單就會讓歐洲央行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歐洲央行對希臘的敞口為1900億歐元,若希臘債務重組使其賬面價值削減50%,歐洲央行在希臘國債及對其銀行借款上,總額損失將在445億歐元到657.5億歐元之間,這將讓歐央行的杠桿率高達52倍到123倍之間。
“這也是歐洲央行竭力反對希臘債務重組的原因之一”,Raoul Ruparel表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目前情況仍然可控,但需引起注意”,IMF代理執行總裁利普斯基在與歐元區財長會面后對記者們表示。
希臘債務重組最為堅定的反對者歐洲央行也在6月15日發布報告稱,目前歐元區金融穩定的最大風險是希臘債務的溢出效應。
在歐元區,法國與德國銀行對希臘公共債務的敞口最大。在希臘目前總額3250億歐元債務中,法國銀行持有160億歐元,德國銀行持有200億歐元。正因對希臘債務的敞口,評級公司穆迪在6月15日對法國三大銀行做出降級觀察警告。
作為法國銀行監管者,法國央行拒絕對穆迪此舉做出評論,但其新聞發言人給本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引述法國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安·諾亞的話稱:“我不認為法國銀行特別面臨某個風險”。
位于倫敦的智庫開放歐洲經濟研究員Raoul Ruparel認為,法國銀行對希臘國債的敞口風險可控,真正的風險是法國幾家主要銀行在希臘擁有大量分支機構,并且持有希臘銀行股份,“從這個角度看,穆迪的降級觀察是有道理的”。
歐洲央行一直反復強調,希臘債務一旦重組,由于歐洲金融體系的相互交叉,將會對歐元區銀行體系造成潛在風險。
據位于布魯塞爾的經濟智庫Bruegel測算,在目前希臘總額325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中,歐元區銀行持有債務額為520億歐元,其中最主要持有者為德國(200億歐元)、法國(160億歐元)。
在此次被穆迪警告的3家法國銀行中,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持有希臘國債最多,為50億歐元。但該銀行預計,即使其持有的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所有國債的價值滑落到3月底的水平,損失僅為其銀行資本的0.15%。
此外,3月底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持有25億歐元希臘國債,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的敞口為6.31億歐元。
Bruegel認為,希臘為了將債務恢復到可持續水平,需要將目前債務賬面價值削減30%,但對歐元區銀行
的影響是“可控的”,雖然有一些銀行需要國家注入資本以彌補損失,但該國公共財政規模仍足以支撐此類行為,“希臘倒塌將造成歐元區銀行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說法,雖然可以理解,但存在夸大成分”。
Raoul Ruparel也認為,與法德這些銀行的規模和資本金規模相比,在希臘國債的損失是可以承受的。
分支機構運行風險大
希臘前財政部長揚諾斯·帕潘托尼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希臘債務一旦違約,真正的大問題是希臘銀行,因為在遭受國債損失后,希臘銀行必然需要一輪資金注入,但希臘政府顯然已無力援助銀行。據Bruegel測算,希臘本國銀行持有680億歐元的政府債務。
一位歐盟官員在列舉希臘違約的種種風險時,也將對希臘銀行帶來的損失列在首位。
Raoul Ruparel認為,一旦希臘債務違約,希臘銀行將直接面臨200億-300億歐元的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歐洲央行聲稱一旦希臘國債違約,將不接受其作為向銀行提供流動性的擔保,這會讓希臘銀行面臨8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缺口。
Raoul Ruparel認為法國銀行在希臘銀行業的運作才是其真正風險所在,“雖然法國銀行所持希臘國債水平低于德國銀行,但其總體面臨的風險程度要高于德國”。法國銀行對希臘銀行業的參與主要有兩種形式:在希臘的分支機構,以及持有希臘大銀行的股份。
法國興業銀行通過其希臘分支機構,在希臘貸款額為34億歐元;而持有希臘國債最少的農業信貸銀行則擁有最多貸款,達241億歐元。
歐洲央行面臨破產?
Raoul Ruparel在其主筆的一篇研究報告中還提出,由于對歐元區邊緣國家主權債務和銀行體系的敞口,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急劇惡化,甚至面臨破產威脅。
他分析了JP摩根、花旗銀行、歐洲央行、各國央行的數據認為,自從去年5月歐洲央行開始從二級市場購買國債以來,其對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邊緣國家的風險敞口達到4400億歐元,一部分以國債形式持有,為744億歐元,另一部分則是向這些國家銀行提供的無限流動性,總額為3692億歐元。
而歐洲央行的資本金僅有820億歐元,這讓其杠桿率達到23-24倍之多,而歐洲較為穩健的中央銀行,如瑞典央行、挪威央行和瑞士央行的杠桿率分別僅為4.73倍、5.85倍和6.25倍。這意味著,若歐洲央行的資產價值僅僅削減4.25%,就會讓其處于實際破產的地位。
而僅僅希臘債務重組這一單就會讓歐洲央行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歐洲央行對希臘的敞口為1900億歐元,若希臘債務重組使其賬面價值削減50%,歐洲央行在希臘國債及對其銀行借款上,總額損失將在445億歐元到657.5億歐元之間,這將讓歐央行的杠桿率高達52倍到123倍之間。
“這也是歐洲央行竭力反對希臘債務重組的原因之一”,Raoul Ruparel表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