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渝3個月征收額不足百萬 房產稅遭遇冷場尷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年初高調出爐并被寄予厚望的房產稅陷入了征收量少、影響力小的尷尬境地。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上海走訪發現,由于房產稅適用范圍較小,消費者在購房時很少考慮房產稅的影響,對房價上漲的預期…
今年年初高調出爐并被寄予厚望的房產稅陷入了征收量少、影響力小的尷尬境地。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上海走訪發現,由于房產稅適用范圍較小,消費者在購房時很少考慮房產稅的影響,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才是主要考慮因素。
適用范圍較小
上海自今年1月28日起開始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迄今已經三個月。截至4月27日,上海市稅務機關共受理購房人申請辦理房產稅認定18960件,開具認定通知書10930份。在認定為應征稅的2306套住房中,新建商品住房151套,二手存量住房2155套。
不過,在已經認定的應征稅的2306套住房中,從3月份上海首筆個人住房房產稅繳納算起,只有約20筆應征房產稅已經繳納,如果按每筆5萬元計算,納稅總額才剛達到100萬元。重慶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前3個月共征收79萬元房產稅。
適用范圍太小被認為是房產稅陷入冷場的重要因素。根據上海房產稅試點的規定,房產稅只針對新增的第二套房,存量房并不涉及。對于家庭全部住房面積人均超過60平方米的,其新購的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積須征收房產稅。重慶房產稅試點針對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第二套商品住宅及單價超過2011年商品房均價兩倍的高檔商品住房等。
稅率太“溫柔”是房產稅受到質疑的另一個方面。上海房產稅試點實行差別化稅率,適用稅率暫定為0.6%,但對于應稅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可暫減為0.4%。這意味著,實際上約有90%的應稅住房的稅率只有0.4%。保利地產上海某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前來看房的客戶很少問及房產稅,如果預期房價繼續上漲,這點房產稅實在算不了什么。
今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成交以剛需為主,大戶型成交減少,這也是導致上海房產稅應稅房屋數量較少的重要原因。在房產稅開征之前,已有大批購房者搶搭末班車,搶購大戶型住宅,提前消化了部分市場需求。21世紀不動產浦東某分店經理告訴記者,就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二手房成交面積結構而言,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相當熱門,而今年主要以9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
有專家認為,目前上海只有2306套住房應征收房產稅,占比還不到今年一季度全市房產交易的5%,房產稅影響力很小,通過房產稅抑制房價不現實。
年底或迎繳稅高峰
開征房產稅并未抑制上海和重慶房價上漲的步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的變動情況顯示,今年3月重慶新建商品住宅的大、中、小戶型價格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在上漲,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戶型的價格漲幅最大,環比漲幅達到0.9%。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5%,成交均價卻上漲12%。
針對房產稅繳納量少,重慶稅務機關官員解釋稱,按照房產稅試點的實施細則,存量的獨棟別墅保有環節的稅款可以在當年的10月1日到31日交納,已經入庫的稅款主要是完成交易的住宅。上海稅務機關也解釋稱,一般來說,當年的房產稅應該是在年底之前繳納。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指出,上海和重慶兩地房產稅試點已繳納稅金較少可能與繳稅的截止日期有關系。上海規定只要年底之前把這個稅交完就行,重慶規定在10月1日到10月31日繳納。到今年末時如果還沒有繳今年的稅,那就有問題了,預計大部分應繳稅款會在下半年尤其是12月份繳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2011年《房地產藍皮書》建議,房產稅試點在“十二五”期間應加快向全國推廣。該建議的理論基礎是,開征房產稅不僅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形成穩定稅收來源,也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調節收入分配差距,達到“削貧富差距之峰”的效果。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泓銘認為,未來存量房也將進入房產稅的征收范圍。
來源:中國證券報
適用范圍較小
上海自今年1月28日起開始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試點,迄今已經三個月。截至4月27日,上海市稅務機關共受理購房人申請辦理房產稅認定18960件,開具認定通知書10930份。在認定為應征稅的2306套住房中,新建商品住房151套,二手存量住房2155套。
不過,在已經認定的應征稅的2306套住房中,從3月份上海首筆個人住房房產稅繳納算起,只有約20筆應征房產稅已經繳納,如果按每筆5萬元計算,納稅總額才剛達到100萬元。重慶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前3個月共征收79萬元房產稅。
適用范圍太小被認為是房產稅陷入冷場的重要因素。根據上海房產稅試點的規定,房產稅只針對新增的第二套房,存量房并不涉及。對于家庭全部住房面積人均超過60平方米的,其新購的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積須征收房產稅。重慶房產稅試點針對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第二套商品住宅及單價超過2011年商品房均價兩倍的高檔商品住房等。
稅率太“溫柔”是房產稅受到質疑的另一個方面。上海房產稅試點實行差別化稅率,適用稅率暫定為0.6%,但對于應稅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可暫減為0.4%。這意味著,實際上約有90%的應稅住房的稅率只有0.4%。保利地產上海某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前來看房的客戶很少問及房產稅,如果預期房價繼續上漲,這點房產稅實在算不了什么。
今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成交以剛需為主,大戶型成交減少,這也是導致上海房產稅應稅房屋數量較少的重要原因。在房產稅開征之前,已有大批購房者搶搭末班車,搶購大戶型住宅,提前消化了部分市場需求。21世紀不動產浦東某分店經理告訴記者,就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二手房成交面積結構而言,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相當熱門,而今年主要以9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
有專家認為,目前上海只有2306套住房應征收房產稅,占比還不到今年一季度全市房產交易的5%,房產稅影響力很小,通過房產稅抑制房價不現實。
年底或迎繳稅高峰
開征房產稅并未抑制上海和重慶房價上漲的步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的變動情況顯示,今年3月重慶新建商品住宅的大、中、小戶型價格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在上漲,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戶型的價格漲幅最大,環比漲幅達到0.9%。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5%,成交均價卻上漲12%。
針對房產稅繳納量少,重慶稅務機關官員解釋稱,按照房產稅試點的實施細則,存量的獨棟別墅保有環節的稅款可以在當年的10月1日到31日交納,已經入庫的稅款主要是完成交易的住宅。上海稅務機關也解釋稱,一般來說,當年的房產稅應該是在年底之前繳納。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指出,上海和重慶兩地房產稅試點已繳納稅金較少可能與繳稅的截止日期有關系。上海規定只要年底之前把這個稅交完就行,重慶規定在10月1日到10月31日繳納。到今年末時如果還沒有繳今年的稅,那就有問題了,預計大部分應繳稅款會在下半年尤其是12月份繳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2011年《房地產藍皮書》建議,房產稅試點在“十二五”期間應加快向全國推廣。該建議的理論基礎是,開征房產稅不僅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形成穩定稅收來源,也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調節收入分配差距,達到“削貧富差距之峰”的效果。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張泓銘認為,未來存量房也將進入房產稅的征收范圍。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