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城土地成交面積 一季度縮水約三成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流拍”“底價成交”……當前政策下的土地市場已不復去年房企高價搶地的火爆場面。中國指數研究院新近公布的一季度土地市場交易數據顯示,全國120個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大幅縮水約三成,住宅用…
“流拍”“底價成交”……當前政策下的土地市場已不復去年房企高價搶地的火爆場面。中國指數研究院新近公布的一季度土地市場交易數據顯示,全國120個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大幅縮水約三成,住宅用地成交價格也環比下滑了1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溢價率是衡量地價的指標,在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10個主要城市中,住宅用地平均溢價率最高也僅達50%。
上周,一向缺地的深圳推出后海核心商圈一商業用地,起拍價為6.5億元,建筑面積26800平方米,樓板價達24000元/平方米,在土地拍賣會現場吸引了金地集團、佳兆業等9家房企參加。然而誰也沒料到,由于起拍價過高,這一優質的市區商業地無人舉牌,最終不得不流拍。據悉,該地塊的拍賣時間此前也一度延期。
這樣的情況也在其他一線城市上演。廣州區域一季度的土地市場冷清,1~3月,廣州共推出住宅用地4宗,面積21萬平方米,成交的地塊均以底價成交。
與此同時,機構預測,在即將到來的5月旺季,在銷售目標、政策等多重壓力下,開發商將會采取降價促銷等手段快速推貨,回籠資金。因此,在土地市場上開發商的謹慎也就不難理解。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1~3月,全國12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4372宗,環比減少21%;成交土地面積19891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1%。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成交1473宗,環比減少26%;成交土地面積8349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6%。
今年一季度,全國120個城市平均樓面地價122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其中,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地價1609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1%,同比下跌8%。
有報告顯示,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10個城市住宅用地溢價率一路走低,除了少數地區地塊高溢價外,多數以底價成交。10個重點城市中,杭州的平均溢價率最高達到50%;北京和天津分別以44%和21%的溢價率位居二、三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拿地單價排名前十拿地的房企以區域性的企業居多,而萬科、富力等全國性的房企高價拿地鮮少見到。一季度,由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格拿下蘇州宅地,成為一季度房企拿地單價最高的地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