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規劃調整 無礙“十二五”減排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世界電源的三大支柱之一,核電被視為用于減排的重要清潔能源,那么,我國調整核電規劃,是否會影響節能減排工作?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和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雋向《每…
作為世界電源的三大支柱之一,核電被視為用于減排的重要清潔能源,那么,我國調整核電規劃,是否會影響節能減排工作?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和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今后五年的減排,不會受到此次核電規劃調整的影響,因為需要建設的核電站已經開工,現在調整審批的更多是2020年后的擬建項目。
為了減少對非化石能源的依賴,哥本哈根會議后,核電的“分量”持續加碼。
根據公開資料,為了兌現中國在此次會議上提出的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減少40%至45%的承諾,中國的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在未來10年達到15%。
要實現這一目標,有專家估算,核電的裝機容量需要達到7500萬千瓦以上。但截至2010年底,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僅為1082萬千瓦。
“在我國整個能源結構中,核電所占的比例現在很小,在未來應該很大,預期在電力領域內核電可以占據1/3的份額。”姜克雋說。
根據此前設立的核電規劃目標,將在2020年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但是在去年傳出消息要在2020年裝機容量擴至8600萬千瓦。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合理的目標應該在7000萬千瓦以下。
但是,由于煤炭、石油等大宗能源價格不斷高企,核電的成本優勢得以體現。同時,作為一種無碳排、電源穩定的清潔能源,其戰略地位也在加強。
姜克雋強調,此次核電規劃調整,與“十二五”減排的關系不大。另外,核電的建設周期很長,前期準備工作更長,即便調整也不會影響整個核電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秘書長李俊峰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不會造成影響,核電必須要發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