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逾92萬億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統計局昨日公布的“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十一五”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資922889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5.5%,僅次于“八五”時期的36.9%,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速較…
統計局昨日公布的“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十一五”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資922889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5.5%,僅次于“八五”時期的36.9%,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速較高的一個時期。
數據顯示,“十一五”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資922889億元,2006年以來5年的增長速度分別為:23.9%、24.8%、25.9%、30%和23.8%,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5.5%,僅次于“八五”時期的36.9%,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速較高的一個時期。
據介紹,“十一五”時期,城鎮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資794907億元,年均增長26.1%,增速比“十五”時期提高4.4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資127982億元,年均增長21.7%,增速比“十五”時期提高7.9個百分點;城鎮完成投資占全社會完成投資的比重由2005年的84.6%提高至2010年的86.8%。
報告指出,“十一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5年。5年間,我國國民經濟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汶川地震等一系列歷史罕見的嚴峻挑戰,保持了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5年來,針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國家通過及時調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靈活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一定的行政手段,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投資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工業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部分行業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遏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等薄弱環節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城鄉面貌極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一五”時期固定資產投資為保障我國經濟快速協調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增長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