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王項目或將從“餡餅”變“陷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5線城市杭州的多個項目降價,引發強烈關注。于此,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微博)對市場的判斷并不悲觀,“目前還不存在房價全面下降的信號,杭州、溫州等多地的房價調整不過是基于供…
1.5線城市杭州的多個項目降價,引發強烈關注。
于此,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微博)對市場的判斷并不悲觀,“目前還不存在房價全面下降的信號,杭州、溫州等多地的房價調整不過是基于供求關系和市場狀態的一種調整,不會大范圍鋪開。”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不過,對于庫存量偏大的城市和部分“地王”項目,陳國強提醒,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隨著品牌房企趨勢性的回歸一二線,對土地市場帶來擠壓,并帶來地價的虛高,”陳國強表示,在市場轉向時,高地價項目尤其是地王項目不排除存在“餡餅”變“陷阱”的風險。
杭州降價不會大面積鋪開
《21世紀》:如何看待杭州的部分樓盤降價現象,是否會鋪開?
陳國強:杭州的降價只是某些區域,部分企業的下調行為,其中高調降價的兩個項目主要位于城北區域,屬于杭州的遠郊板塊,主城區內的項目價格還是比較堅挺。
個人認為,短期內不會大面積鋪開,的確有可能出現部分公司跟著降價或者部分區域因為供應量偏大,上市時間集中帶來的房企下調價格的情況,但是杭州整體市場還是比較穩健的。
《21世紀》:有市場悲觀者認為,部分地方存量過高的樓市或將在2014年崩盤?你是否認可?原因是什么?
陳國強:首先要看怎么去理解“崩盤”,溫州持續20多個月的市場低迷和價格下跌,算不算得上崩盤?
如果按字面理解,我個人感覺是不會崩盤,2014年,市場會出現局部的調整,對于供應規模過大,需求偏低的城市,可能會在2014年進入一個調整階段。
杭州之所以受關注,主要緣于其城市地位,去年房價下降的是溫州、鄂爾多斯等三線城市,但杭州被認為是準一線或者是1.5線城市,市場地位較高,可以說僅次于北上廣深。
《21世紀》:那你對于2014年整體市場有何判斷?
陳國強:2010-2012年全國商品房市場的成交量平均增長率為6%左右;而去年成交量漲幅接近20%。我個人判斷,2014年,整個市場運行會更趨于平穩,整體上市場仍將保持增長的態勢,但增長速度會放緩。
另外,相比于2013年,2014年行業仍將會持續分化格局,但是分化的格局和形態會發生變化,即不會延續2013年一線城市連續多個月20%以上的劇烈上漲和部分三、四線城市下跌較為明顯的兩極分化狀態,差距將會收縮。
部分地王項目或從“餡餅”變“陷阱”
《21世紀》:有觀點說,此次房價的調整和前幾年的市場調整不同,可以理解為市場“內生性”的一個調整,你是否認可?
陳國強:的確,和2008年相比,本輪的市場調整存在很大的差異,此前是全國性大品牌房企領跌,現在是不知名的中小企業率先下調房價。“內生性”價格調整的特點也很明顯。
另外,從影響房價調整的因素來看,2008年外部有劇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內部有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腹背受壓,因此當時的行業調整更多是受困于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和政策突變的雙重影響。
影響房價漲跌的因素很多,但基本面是供求關系,相比之下,這一次部分城市房價的調整,更多的是受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包括局部市場供應量過大,上市的時間集中,因競爭而產生的部分房企促銷、讓利、打折的情況等。
《21世紀》:如果市場轉向,你如何判斷2013年的一波地王潮的生存現狀?
陳國強:2013年,全國不少品牌房企趨勢性的回歸一二線城市,對土地市場帶來明顯擠壓,并帶來地價的虛高。
如果市場出現調整,且調整持續時間較長,不排除有些地王項目有可能從“餡餅”變為“陷阱”,導致項目及企業陷入困境。過去,這種反面例子已經不勝枚舉。
《21世紀》:三中全會強調市場的決定性作用,2014年,部分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熱點城市依然被要求繼續執行房地產調控,你對于行政性調控手段的退出,有何預期?
陳國強:行政性調控手段在當前仍將是不得不用的一個基本選項,其淡化或者說取消,肯定需要一個過程,預計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內,在部分重點城市和中心城市,在替代性政策尚不充分和不完備的前提下,行政性調控手段仍將存在。
不過,可以預期的是,諸如限價、限售等類似的對于入市時間、干預定價的一些行政做法或將慢慢退出。但重點城市限購限貸等仍會持續,其原因主要在于這些城市長期處于住房供應偏緊、房價上漲壓力明顯。另外從城鎮化發展來看,也存在控制人口規模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