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投入120億元建設五類水利工程
來源:嘉興在線|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天,《嘉興市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出臺。根據《計劃》,今后三年,我市將掀起新一輪的水利建設高潮,圍繞防洪排澇工程、水資源保障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水生態環境工程和行…
昨天,《嘉興市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出臺。根據《計劃》,今后三年,我市將掀起新一輪的水利建設高潮,圍繞防洪排澇工程、水資源保障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水生態環境工程和行業服務能力建設安排“五類18項”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19.90億元。
水利是一項基本民生保障工程。我市將通過實施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構建起完善的防洪減災體系、高效安全的供水保障體系、功能達標的生態健康河湖體系。今后三年,嘉興計劃安排續建項目21項、新建項目123個,爭取一批重大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建設對調結構、穩增長、增后勁、促和諧的支撐作用。
防洪減災工程上,我市繼續結合流域、區域及沿海地形和洪澇風暴潮災害特點,以流域性骨干工程為基礎,區域防洪工程建設與之協調配套為原則,按照流域防洪、區域防洪、沿海防潮三個層次,統籌防洪規劃格局。到2016年,根據流域防洪工程建設進度,區域防洪初步建成市、縣(區)、鄉(鎮)三級防洪體系,其中嘉興市區達到百年一遇防洪標準和20年一遇排澇標準,縣(市、區)所在城鎮、中心城鎮達到50年一遇防洪標準和20年一遇排澇標準,農村圩區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和10年一遇排澇標準。一線海塘全部達到百年一遇防風御潮標準,完成平湖、港區、海鹽等地老海塘標準提升。
水資源保障工程上,今后三年我市將以境外引水、飲用水水源保障和灘涂圍墾工程的研究與推進為重點。引水工程計劃實施嘉興市西片太湖引水工程和太浦河取水二期工程等兩個工程,三年內完成投資9.03億元,進一步開展千島湖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工作。飲用水安全保障工程計劃實施水源地治理保護工程、應急備用水源工程、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等3項工程,其中水源地治理保護工程主要包括海寧市長水塘生態濕地工程、桐鄉市白蕩漾生態濕地工程,總投資6.36億元。灘涂圍墾工程包括九龍山西沙灣景觀配套二期工程,總投資3.49億元,三年內完成投資2億元。水資源保障工程三年內完成投資25.26億元。
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實施秀洲、嘉善、平湖、海鹽、海寧、桐鄉6個縣(市、區)的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三年內完成投資4.01億元;節水灌溉建設主要實施南湖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平湖市節水灌溉、海寧市農業綜合開發上塘河中型灌區(I期)節水配套改建項目、桐鄉市烏鎮中型灌區等4個項目,三年內完成投資0.71億元。農田水利建設工程總投資6.45億元,三年內完成投資5.51億元。
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主要包括流域水環境治理、區域水環境治理、城市水環境治理、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流域水環境治理計劃實施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和擴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區域水環境治理重點實施南湖、海鹽、海寧、桐鄉等4個縣(市、區)部分河道、湖蕩的治理,三年內計劃完成投資3.53億元。城市水環境治理計劃實施嘉興市本級及南湖區的河道、湖蕩的清淤工程,三年內完成投資0.70億元。實施南湖、嘉善、平湖、海鹽、桐鄉等縣(市、區)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工程,三年內完成投資11.39億元。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三年內完成投資15.61億元。
水利行業能力建設上,2016年底,全市實現基層防汛防臺工作的指揮管理信息化、物資倉庫規范化、責任體系網格化、避災場所合理化、辦事機構達標化、監測預警科技化、警示警告標準化、應急力量綜合化等“八化”目標,全力提升市、縣、鎮、社區、村五級防汛防臺綜合應急能力。開展杭嘉湖平原水文巡測嘉興片項目建設,完善水文站網。2015年前基本建成集水雨情監測、遠程監視、自動化預警為一體的覆蓋全區的監測預警網絡。建立健全基層水利服務組織,強化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公益性職能,夯實基層水利基礎。三年內計劃完成投資0.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