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主任:住房信息要盡快實現全國聯網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改革討論的熱度仍然沒有減退。在本周二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中,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發表《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一文。文章指出…
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改革討論的熱度仍然沒有減退。
在本周二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中,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發表《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一文。文章指出,在宏觀調控機制方面,調控決策和實施的規范化、機制化建設滯后,未來要建立全社會房產、信用統一平臺。
意見或年前上交國務院
今后的市場經濟發展中,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針對性將會進一步提高。
在以往的宏觀調控中,一些不足逐漸顯露。根據徐紹史的描述,目前我國宏觀調控在宏觀目標與微觀目標的界限及關系上不夠明晰,在宏觀調控政策手段方面,市場化調控工具尚不完善,行政干預手段使用仍然較多。
昨日(11月20日),徐紹史針對《決定》中的相關文件答記者問時稱,“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意見》。
這個文件將就完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政策手段和決策實施機制,增強調控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實際上,在今年初,國務院就已經下發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方案,其中就包括要在今年的12月底前,提出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意見,而這一任務是由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監察部、商務部、銀監會等有關部門負責。
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之后,有關宏觀調控體系的確立便提上日程。
“健全宏觀調控體系要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多借助間接引導,努力提高政府調控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毙旖B史如此描述未來宏觀調控體系的完善。
按照新制定的中央政府部門“三定”方案,中央涉及宏觀調控職能的部委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商務部、國土資源部、銀監會等多個部門。有消息稱,此次制定優化和改善宏觀調控方案的工作也同時涉及國家發改委體改司、投資司、價格司、法規司等多部門。
數據統一平臺加快建設
在《決定》輔導讀本中,徐紹史透露,今后將建立全社會房產、信用等基礎數據統一平臺,推進部門信息共享。“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代碼制度,出臺并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完善信息網絡、金融賬戶等實名登記制度和現金管理制度”。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此的解讀是,“這是推出房產稅的必要前期準備,也會對市場部分灰色房源存量有威懾作用,可能會出現部分拋售”。
根據年初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在2014年6月底前,發改委同相關部門推動建立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逐步納入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信息,由中央編辦對方案統籌協調、提出意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的描述,2014年6月底前完成出臺信息網絡實名登記制度,在2015年出臺并實施以公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到2017年時,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信息的統一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徐紹史表示,要加快推進住房信息系統建設,盡快實現全國聯網。推動建立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逐步形成覆蓋全部信用主體、所有信用信息類別、全國所有區域的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