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入股徽商銀行 房地產金融化大勢所趨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王石曾經說過:“房地產說到底是金融問題,將來的房地產市場,沒有幾千億的融資平臺,你只是一個打工的。”萬科入股徽商銀行,恰恰印證了這句話。萬科于10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將通過旗下子公…
王石曾經說過:“房地產說到底是金融問題,將來的房地產市場,沒有幾千億的融資平臺,你只是一個打工的。”萬科入股徽商銀行,恰恰印證了這句話。
萬科于10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將通過旗下子公司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徽商銀行H股首次公開發行,預計最大認購金額為34.3億港幣。認購完成后,萬科將持股8%,成為徽商銀行最大單一股東。
一直以來,房地產業融資是以銀行貸款的間接融資為主,此次萬科入股銀行,可謂房地產業融資模式的一次創新。
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資本日前聯合在上海發布的《2013年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研究報告》顯示,房地產直接融資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直接融資資金總額在8年間增長6.5倍,房地產進入直接融資時代。
“當前受政策影響,銀行渠道融資不易,信托、發債等融資成本高昂,入股銀行可以大大降低其融資成本,為企業主營業務籌集資金。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還可以通過入股銀行來實現房地產金融業務拓展,或者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
有業內人士感慨,地產做到最后其實就是做金融。
實際上,持股銀行的房企并非萬科一家,綠地、越秀集團、合生創展等地產商早已入股商業銀行。同時,房地產企業在保險、證券和基金等金融領域也早已普遍涉足。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后房地產行業與銀行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將是大趨勢,房地產金融化呈加速態勢。
“房地產金融既是房地產企業的一種投融資模式,又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方向。目前,房地產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服務。如何依托房地產產品,打通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邊界,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房地產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打造社區金融,是地產開發商探索與努力的方向。”全國房地產商會理事李驍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此次萬科入股徽商銀行,可謂率先扛起了社區金融的大旗。
萬科董事會秘書譚華杰表示,參股銀行可以發揮協同效應,幫助公司率先向客戶提供國內領先的社區金融服務,更好地滿足公司客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
目前,萬科正在試圖編織一張基于各種社會需求的大網,這張大網的背后,是基于萬科迄今服務的超過360個社區的40萬個中國家庭,以及300萬業主滋生的龐大金融市場。
社區金融,這個銀行等金融機構高度關注,房地產企業覬覦已久的領域,其市場潛力不言而喻。
實際上,社區金融的服務范疇遠不止生活服務,開發商、物業公司乃至地產中介甚至在嘗試提供面向業主的小額貸款等金融服務。
花樣年集團總裁潘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社區金融還可以打造小微企業孵化平臺,幫助社區創業的人做所有不愿做的繁瑣事情,比如公司核名、注冊、年審、審計、法律援助等各種公共服務,幫助企業引資,同樣利益可觀。
談及房地產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李驍認為,除了打造社區金融,房地產的融資模式也會越來越多元化。
“總的趨勢是往直接融資發展,除傳統的銀行貸款、證券融資外,目前還出現了信托融資、房地產私募基金等新型融資方式。同時,房地產企業也在逐步試水互聯網領域,做網上金融。”李驍對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