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倫敦買房熱情高漲 倫敦房價創歷史新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北京晨報消息,記者昨日獲悉,位于倫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的地標性項目BatterseaPowerStation,其中一棟樓的頂層戶型最終被中國買家以7000萬元人民幣購得,折合單價約為21萬元/平方米。今年以…
據北京晨報消息,記者昨日獲悉,位于倫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畔的地標性項目BatterseaPowerStation,其中一棟樓的頂層戶型最終被中國買家以7000萬元人民幣購得,折合單價約為21萬元/平方米。今年以來,中國人到倫敦買房熱情高漲,同時倫敦房價一再突破歷史新高。
倫敦房價創下歷史新高
長期居住在倫敦的嚴先生昨日向記者透露,目前倫敦房價達到歷史高點。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英國土地登記局(LandRegistry)今年4月公布數據顯示,倫敦房價在過去一年里急漲9.4%,倫敦住房出售成交價平均達到374568萬英鎊,創歷史最高紀錄。而據英國房價指數研究機構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倫敦房價每月在以0.6%至0.7%的速度穩步上漲。
據介紹,目前倫敦一年的新房供應量僅為1萬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處于供不應求局面,研究人士判斷倫敦房價還有創新高的空間。仲量聯行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張瑩透露,一年內通過他們公司賣掉的近100套倫敦房子中,除了幾千萬元的豪宅,四五百萬元一套、50平方米的小公寓也很受中國人青睞。
倫敦房產投資中國人占比27%
記者獲悉,泰晤士河畔的地標性項目——BatterseaPowerStation住宅項目,原為工業革命初期的發電站,在保護該項目原有風格不變的情況下,開發商開發了800余套住宅。該項目的所在區域是倫敦市中心新的使館所在地。該項目在3天內銷售了90%的房源,其中某一棟樓的頂層戶型(平層套內3000平方尺、含贈送的2000平方尺露臺),被中國一買家以7000萬元人民幣拿下。
同時,目前倫敦最高的住宅公寓——水岸豪宅項目TheTower(塔樓公寓)某高樓層的一套2000英尺的3居單位,也被一中國人以4300萬元人民幣買下。
仲量聯行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到英國倫敦投資房產的海外人士達到40%,當時中國人的比例僅占5%;目前,中國人占比已經上升至27%。鑒于此,英國富時250指數排名第三大的房地產公司——伯克利(Berkeley)集團甚至把售樓處搬進入了國貿三期仲量聯行的辦公區里。
跟著李嘉誠到英國“抄底”?
有統計顯示,三個月內,李嘉誠已賣出了約1000億港元的內地和香港資產。而李嘉誠在歐洲的投資大部分都指向了英國。
此外,仲量聯行國際住宅部董事張宏透露,這幾年到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在增加,有條件的家長為了給孩子提供優越的就讀環境,開始盯上倫敦。“同時,內地限購、香港房產轉讓高額的印花稅以及很多國家實行的物業稅,這些在英國都是沒有的,因此倫敦成了低成本投資的地方。”
張瑩補充,倫敦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城市,因此租賃市場十分活躍。除去出租收益需要交納的稅金、維修費等成本支出,倫敦核心區的房屋純出租收益率能達到5%以上。
新聞鏈接
海外買房也有風險
一直以來,海外投資買房都沒看上去那么美。在英國開發商打出首付10%的誘惑宣傳時,記者了解到其實是首付分期的概念,即目前買到的多數都是2到3年以后才可以交房的房產。而在交房前每年要保證支付10%的房款,也就是到收房前交清約30%的首付。
其次,與國內學區房不同,并非當了業主就一定能讓孩子就讀片區學校。
最后,有過全球投資經驗的炒家認為,目前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區域也不過香港、新加坡、紐約和倫敦四個城市。但能看到當地政府為了穩定房價,對持有房產、二次轉讓房產都在不同程度地收緊“口子”。因此,購買倫敦房產,要有對未來市場風險的承受準備再謹慎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