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高鐵“蛋糕”之爭:中國價廉質優經驗豐富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12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泰國總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國高速鐵路展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扮起了“推銷員”的角色,他告訴英拉,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希望中泰加強鐵…
在12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泰國總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國高速鐵路展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扮起了“推銷員”的角色,他告訴英拉,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希望中泰加強鐵路合作。
據悉,由于泰國國內政治原因,高鐵項目可能推遲至明年初才能啟動國際招標,泰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和日本將是該項目的最大競爭者。
中國北車集團(下稱“北車集團”)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北車集團尚不知道泰國方面的高鐵招投標計劃,但北車集團隨時都可以參加招投標,北車集團各個子公司的市場營銷部門都在跟蹤相關市場信息。另一位北車集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全世界市場都在關注泰國高鐵項目,但是關注到什么程度不好說。
中國高鐵優勢明顯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海冰向本報記者表示,互聯互通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一個核心問題,重要內容之一便是交通運輸的便利化,不少東盟國家將鐵路交通建設寄希望于中國的財力、物力和技術支持。
張海冰認為,此次李克強總理去東盟“推銷”高鐵技術,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是讓中國已經成熟的技術走出去,并且能實現互利互惠。第二,英拉政府上臺后一個很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即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李克強總理提出高鐵合作與之契合。“上一次的泰國洪水過后,泰國政府開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防洪建設、內部交通設施和物流物資運輸工程。”張海冰說。
“李總理提出高鐵的合作項目是建立在通盤考慮區域利益、中國利益和泰國利益的基礎上,鐵路跨境工程很大程度上依靠當地政府的資金投入,這樣的合作才具有可持續性。”張海冰說。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說,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去年已達到4000億美元的水平,若實現在2020年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則對完善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同濟大學教授孫章認為,中國高鐵能在短短幾年間駛出國門,主要緣于三大優勢。首先是性價比。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國外建設高鐵每公里成本為0.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0.33億美元。其次是技術。最后是安全性。
孫章說,除了泰國外,目前中國已經與包括美國、巴西、白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國家建立高鐵合作關系。
張海冰表示,中國高鐵競爭優勢明顯,特別是經驗上的優勢,“中國在全球鐵路總長度相當可觀,近幾年高鐵發展迅速,比日本要強得多。”
她分析稱,中國的高鐵技術物美價廉,價格較其他發達國家便宜,但是質量、安全性均不錯。她表示,中國在泰國建高鐵肯定和在本國不一樣,涉及當地的用工標準、施工環境以及突發情況等,但中國高鐵建設在各種自然環境下甚至是惡劣條件中都做得非常好。
同時,張海冰指出,中日競爭泰國高鐵項目應是基于市場規則的競爭,不應過分渲染其非經濟因素,否則不利于地區的發展。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在高鐵技術上問題不大。但是要注意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因為中國現在很多技術是德國或日本的。一家高鐵車輛制造商的內部人士就告訴本報記者,高鐵上所用的軸承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很高,目前主要是從瑞典、德國、日本進口。此外,高鐵運行所需的其他關鍵零部件,如車輪、車軸等,目前亦主要從國外進口。
爭議高鐵建設
前述北車集團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北車集團去年海外市場銷售額達96.59億元,但不包括高鐵項目,中國的高鐵現在都沒有走出去。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紅昌表示,中國鐵路的施工能力很強,同很多國家都有鐵路建設合作,但同巴西、美國等只在接洽中,仍未有合作成果,動車組車輛出口也沒有先例。如果中泰合作成形,將成為中國高鐵出口首例。
李紅昌認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高鐵有能力實現出口。同時,高鐵出口對提升本國技術水平有很大幫助,鐵路建設作為經濟貿易的重要載體,有利推進實現互聯互通。
不僅如此,李紅昌表示,中泰的高鐵合作還將具有落實中國在亞洲的交通發展布局的戰略意義。以高鐵為載體,落實中國的交通發展戰略,“我們的交通戰略不只是在國內進行發展布局,還包括向中亞、西亞、南亞地區擴展。泰國與中國并不接壤,高鐵建設更多是希望經由老撾、緬甸等國家,實現南亞交通鐵路的貫通,這是布局完成的重要構成部分。”
另外,泰國高鐵建設也與地區安全息息相關。李紅昌指出,橫貫泰國的克拉運河計劃可以極大縮短海運和鐵路運輸里程,中泰高鐵若建成,中國未來可以利用高鐵和克拉運河一起應對馬六甲海峽的封鎖,這也是戰略考慮之一。
中泰高鐵合作在迎來一片喝彩時,亦不乏質疑之聲。
趙堅對本報記者表示,泰國沒必要建高鐵,而應該建設以貨運為主的鐵路。他分析說,高鐵除非是日本那樣的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區域,否則難以實現盈虧平衡,但是泰國人口密度不高、客流量有限,“中國人口密度這么高高鐵都是虧損的,更何況泰國。”
趙堅認為,如果泰國將高鐵建設標準定在時速300公里或350公里,根本不可能盈利,甚至嚴重虧損。他同時指出,除非是泰國政府出錢建設,盈虧由泰國負責,中方不參與運營,只是建完交付對方則關系不大,但如果泰國不直接出錢而由建設方墊資的話,中方將會面臨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