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產商“南洋”淘金 短短一年多銷售近百億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腰包鼓鼓的中國投資者,正如火如荼地走向海外置業(yè)。與之相呼應的是,中國開發(fā)商也在走向海外。根據(jù)中國海外投資聯(lián)合會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以來,萬達、綠地、碧桂園及中國鐵建、中國建筑、萬通等…
腰包鼓鼓的中國投資者,正如火如荼地走向海外置業(yè)。與之相呼應的是,中國開發(fā)商也在走向海外。
根據(jù)中國海外投資聯(lián)合會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以來,萬達、綠地、碧桂園及中國鐵建、中國建筑、萬通等十余家內地大型房企,已經在海外有房地產項目或明確的投資計劃,總投資規(guī)模達上百億美元,且這個數(shù)字還將持續(xù)增長。
需要指出的是,在海外投資的開發(fā)商大軍中,真正取得“階段性成績”的寥寥無幾,其中在馬來西亞市場中國開發(fā)商可謂“滿載而歸”,短短一年多時間獲得了近百億的銷售額。
中國人海外置業(yè)潮真來了嗎?帶著驚訝與好奇,記者深入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新山、馬六甲,行程上萬公里,一探究竟,得出的結論是:在歐美遙遠距離且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化的藩籬之下,中國人特別是廣東投資客和置業(yè)者開始“二次下南洋”,這也使得馬來西亞房地產業(yè)似有異軍突起之勢。馬來西亞房地產投資“就像10年前的中國內地”,很有可能成為房地產的“投資樂土”。
中國開發(fā)商異軍突起
“8月份一家新加坡公司的老板,一下子買了10套房,首付大約60萬元人民幣。”坐在海邊,與新加坡隔海相望,馬來西亞新山碧桂園金海灣銷售專員小林靦腆地告訴記者。她是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剛做銷售沒幾個月,僅這一單就讓她有了一筆可觀的提成。
如此之快的回報,令她非常高興,而她僅僅是目前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上的一個縮影。令人驚訝的中國內地在港上市的知名開發(fā)商——碧桂園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銷售出去約6000套房子,銷售金額近100億元人民幣。
“這可以說是馬來西亞房地產的一個奇跡。”馬來西亞新山市基建公司董事DatukOthman說。在他看來,碧桂園進駐馬來西亞已經打破這里樓市的平靜。DatukOthman所在的所謂基建公司,實際上類似于中國國內各個城市的城投公司,由當?shù)卣俜种倏毓桑种姓瓶刂罅客恋兀湓诋數(shù)氐脑捳Z權非同一般。
“碧桂園效率更高,建設和銷售速度都更快,這一點與馬來西亞本地的開發(fā)商完全不同,他們習慣于坐等客來,且建造住房的速度也較慢。當然這對當?shù)氐拈_發(fā)商造成了壓力,但是公平的‘市場競爭’我們完全歡迎,政府不會干預。”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長HajiIsmail向記者坦言。
恰恰是這種自由市場化的心態(tài),讓中國投資者,無論是開發(fā)商,還是個人都對進駐馬來西亞少了一些顧慮。
大馬推“第二家園”增加吸引力
記者在當?shù)亓私獾剑篑R政府為鼓勵更多海外人士投資馬來西亞房地產,積極推廣“我的第二故鄉(xiāng)-馬來西亞”(“MalaysiaMySecondHome”,MM2H)計劃。除給予參與計劃家庭10年多次入境居留證之外,還讓他們享有多項產業(yè)與稅務豁免獎勵。參與此項計劃的最低房產消費價格是100萬元人民幣。
“不僅如此,在住房貸款上,馬來西亞還給予海外購房者支持,如部分新加坡人可享受首付20%、貸款80%的優(yōu)惠,而中國內地的購房人最多也可以貸款5成。”馬來西亞一位地產中介周女士告訴記者說。
而據(jù)了解,外國投資者與當?shù)鼐用褚恢率艿疆數(shù)胤康禺a法律的保護。購買房產所繳納稅費不多,如印花稅在2萬元人民幣以內,與中國內地相比,有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
“這是一個誘人的計劃,而且是一個長期性的政策,我們也會保持政策的連續(xù)與穩(wěn)定性。”馬來西亞柔佛州務大臣MB也如是說。
DatukOthman告訴記者,目前參與第二家園計劃的各國投資者已經達到近2萬人。
地產大腕繼續(xù)“下注”
“金海灣項目的對面就是新加坡,每天從馬至新通關的人次達15萬,這很像30年前的深圳和香港。”初嘗海外投資甜頭的碧桂園區(qū)域總裁阮家聲微笑著告訴記者,而他自己已經在這里買了兩套住宅和一間底商。
在他看來,未來新山的房價較現(xiàn)在至少會翻一番,即使那個時候還與新加坡的房價有巨大差距,因此除了正在銷售的金海灣項目之外,“我們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已經有兩個項目,另外還有幾個潛在項目在與馬來西亞談。”他說。
對此,馬來西亞新山市基建公司董事DatukOthman和馬來西亞柔佛州當?shù)鼗适业臋嗤耸恳蚕蛴浾咦C實,確有此事。
不僅如此,除了碧桂園之外,還有其他中國開發(fā)商,以及新加坡的地產商在積極布局馬來西亞。但是,“因為還沒敲定,所以不方便透露。”上述當?shù)貦嗤耸空f。
記者了解到,新加坡地產凱德置地在碧桂園拿得金海灣項目地塊不久,就下手拿下附近另一地塊。
“我們當時不知道他們(凱德置地)也準備拿地,據(jù)說他們已經談了兩年,但凱德置地為壓低地價,遲遲沒有下手。而碧桂園決策很快。這也可能刺激了他們。”阮家聲笑言。
而據(jù)記者了解,在看到碧桂園走出海外的成功之后,包括中國國內越秀等開發(fā)商也對這塊市場開始關注。
當然,大馬只是中國開發(fā)商海外投資的樂土之一。知名開發(fā)商——萬科公司今年4月正式進入新加坡市場。萬科公司的代表表示,選擇新加坡,是看重其市場的成熟,華人比例高,語言文化相近,符合企業(yè)發(fā)展的國際化戰(zhàn)略,也有利于開展業(yè)務探索。
綠地集團去年年底在泰國的曼谷和芭堤雅開發(fā)了兩處房產項目。綠地公司此前曾表示,市場潛力是進軍海外的重要權衡因素,泰國有大量中國游客,在旅游城市芭堤雅投資酒店式公寓,主要為了滿足中國游客及當?shù)厝A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