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上半年行業四強銷售集中度接近10%
來源: 財經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日趨激烈,并逐步進入到品牌競爭階段,行業集中度呈現顯著提升。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等機構17日發布的2013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研究報告顯示,今…
隨著房地產行業競爭格局日趨激烈,并逐步進入到品牌競爭階段,行業集中度呈現顯著提升。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等機構17日發布的2013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完成400億元以上銷售額的品牌房企數量達到5家,而行業四強銷售收入占全國銷售額的比重已提升至9.06%。
根據報告披露的數據,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全國最大的四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收入各年占全國銷售額的比重分別為7.8%、3.3%、5.8%、5.9%和7.5%,行業四強集中度在2012年逼近2008年的高點,并在今年上半年提升到9.06%。而全國20強品牌房企在2012年銷售額合計近1.03萬億元,占全國銷售額比重接近16%。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房地產行業正逐步進入到品牌競爭階段。報告指出,企業品牌定位意識與日俱增,部分高品牌價值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均不斷快速提升,房地產行業強勢品牌正在逐漸顯現。強勢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有清晰良好的印象,當品牌獲得可持續的差異優勢時,就構成了產品的價值。
根據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以及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發布的2013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排行,中海地產、恒大、萬科和保利分列前四,品牌價值均超過200億元,而綠地、龍湖、招商等14家房企品牌價值在100億元到200億元之間。
今年上半年,品牌房企中,中海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800.7億港元,全年目標完成度達七成;萬科實現銷售面積716.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836.7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8.9%和33.8%;恒大銷售總金額446.1億元,銷售面積664.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3%和15.2%;保利則實現簽約面積562.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37%,實現簽約金額636.44億元,同比增長26.54%。多家企業的簽約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創出歷史新高。
“品牌獲得可持續差異優勢,意味著不容易被競爭者所模仿,從一般品牌向強勢品牌轉化的過程,就是一個從銷售產品向銷售價值承諾轉化的過程。”中國房地產研究會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說。
與此同時,受益于銷售平穩回暖,房地產開發企業現金壓力和存貨壓力呈現下降。測評研究表明,2012年房地產上市公司存貨周轉率均值為0.6,較上年有大幅提升,房地產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和凈負債均值分別為64.72%和64.36%。其中,品牌房企償債能力則情況較好,如金地集團2012年末凈負債率僅為32.87%,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品牌房企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銷售和流動性方面。資料顯示,2012年,保利地產、萬科、恒大發行的信托產品平均年收益率均不足10%,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多家品牌房地產企業通過境外發債獲得大筆中長期低息資金支持,比如龍湖發行10年期5億美元債券,年利率6.75%;而萬科發行的一筆8億美元定息債券,債券票面利率僅2.625%。
業內人士表示,品牌房企借助品牌帶來的融資、銷售等先天優勢,銷售回款順暢,資金壓力相對較小,且隨著市場變化的深入,品牌企業的融資優勢已經悄然升級,從“融得到資”轉變成“以低成本融資”,從“為生存融資”轉變為“為發展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