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45億港元香港拿地 券商稱其“未善用資本”
來源: 財經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雖然并不是第一次在香港拿地,但在拿地之后被券商分析師指責稱“未有善用資本”對于中海來說或許卻是第一次。6月5日,瑞信發表研究報告表示,中海以45.4億港元奪得香港啟德兩幅住宅用地接近市…
雖然并不是第一次在香港拿地,但在拿地之后被券商分析師指責稱“未有善用資本”對于中海來說或許卻是第一次。
6月5日,瑞信發表研究報告表示,中海以45.4億港元奪得香港啟德兩幅住宅用地接近市場預期上限價,項目回報率會偏低,再次印證中海近期未有善用資本。
香港45億奪地
香港地政總署6月5日公布,兩幅實施“港人港地”措施的住宅用地,各以22.7億港元批予中海旗下的高龍發展有限公司。兩幅用地的批租期為50年,地價總計為45.4億港元,發展項目的住宅單位總數不得少于1145個。
中海表示,兩幅地皮位置方便,加上擁有海景景觀,屬優質地皮,預期連地價合共總投資額達90億港元。
公告提示,兩幅地塊分別為位于九龍啟德地盤1H1上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16號,及地盤1H2上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17號的土地。且兩幅用地均按規定批予出價最高的投標者。
其中,新九龍內地段第6516號的地盤面積約為7,771平方米,指定作非工業(不包括辦公室、倉庫、酒店及加油站)用途;最低及最高的樓面總面積分別為23,313平方米及38,855平方米,其中不超過38,077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可作私人住宅用途。發展項目的住宅單位總數不得少于545個。
此外,新九龍內地段第6517號的地盤面積約為8,585平方米,指定作非工業(不包括辦公室、倉庫、酒店及加油站)用途;最低及最高的樓面總面積分別為25,755平方米及42,925平方米,其中不超過42,066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可作私人住宅用途。發展項目的住宅單位總數不得少于600個。
而據市場分析,中海此次拿地價格屬市場預期上限,每呎地價5157港元。
隨后,據高緯環球大中華區評值及專業顧問部董事張翹楚分析顯示,這兩塊土地位置理想,靠近未來鐵路站,又有啟德發展概念,一定程度會抵銷發展限制,令造價理想。
香港資深測量師陳東岳稱,以土地造價計算,將來出售時實用呎價將達1.2萬港元,以每個單位平均500呎實用面積計算,入場費至少要600萬港元,相信會主攻中產家庭市場。
資本平衡與拿地需求
當日,瑞信立即發布報告并稱,兩幅港人港地落成后按同區現時二手樓價出售,經營溢利率僅19%,低于中海的36%,亦較香港發展商至少30%的經營溢利率低;而項目內部回報率預計9-13%,遠低于中海本身所設定新購地皮回報率至少21%的指引,而且項目亦受其他條款限制,存在操作風險。
標普分析師符蓓并不如此認為,其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中海獲得這兩塊土地的成本確實不低,但按照中海之前的財務平衡能力來看,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其特別表示,即使最新項目的利潤率遠低于中海此前的基本要求,但也不會影響中海地產整體財務水平。
符蓓認為,香港的發展模式和內地并不太一樣,尤其是香港的土地少,剛性購買需求一直比較強硬,預計未來房價下降空間并不太大。
上述人士進一步稱,中海今年銷售表現頗佳,因此雖然5日獲得的兩宗土地成本較高,但也不會對中海造成太大壓力。
從此前發布的數據來看,2013年1至4月份,中海累計合約銷售額520.3億港元及累計合約銷售面積340.9萬平方米,全年千億目標已經完成過半。
符蓓甚至認為,按照此進度來看,中海于今年上半年累積完成過700億港元的銷售應該不成問題。
但符蓓也同時表示,雖然中海這幾個月的銷售表現良好,也不代表其會在下半年加速銷售,表現更為激進。“中海還是一直比較沉穩的,”符蓓認為,中海接下來可能表現進取的會是土地方面。在近期如此快速的銷售之后,中海急需補充土地儲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當然,中海如果利用自有資金拿地比較合理,如果舉債拿地就會影響我們對中海的評級了。”上述人士強調。
而從近年來看,香港已經成為中海補充土地儲備的重地。
有數據統計,連同剛取得的啟德地塊,中海3年間已斥近百億港元在賣地場上吸納6幅土地,涉樓面約140萬平方呎,而上述數字還未計算該公司在私人市場取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