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州住宅用地供應增76%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31日與“廣州細則”同時發布的《廣州2013年供地計劃》提到,今年全市宅地計劃供應5.95平方公里,比過去5年平均實際供應量4.48平方公里多1.47平方公里。昨日,該份供地計劃的詳細清單正式出…
3月31日與“廣州細則”同時發布的《廣州2013年供地計劃》提到,今年全市宅地計劃供應5.95平方公里,比過去5年平均實際供應量4.48平方公里多1.47平方公里。昨日,該份供地計劃的詳細清單正式出爐。記者發現,增城和從化首次納入到廣州市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使得總體供應量大幅增加。即使剔除增城和從化部分,今年廣州十區的住宅供應量達到2.9平方公里,高于去年的2.55平方公里,專家表示,這將有利于緩和城區中心的供應、平抑房價。
此外,保障房用地今年大增,共有1.44平方公里,而去年只有1.11平方公里,顯示政府不斷加大保障房力度。
首次納入增城從化
昨日公布的《廣州市2013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宗地表》中,首次出現了增城、從化二市。由此也使得廣州市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達到了空前的5.95平方公里,其中商品住宅用地4.5平方公里,而去年為2.55平方公里,增加了1.95平方公里,增幅高達76%。
《宗地表》顯示,52宗宅地供應計劃中,增城和從化分別有15宗、12宗宅地,合共1.527576平方公里。
把增城、從化納入進來,無疑能更好地統籌全市的建設用地。“增城和從化一直頗受廣州人歡迎。對于增城而言,買入住宅的價格較低,許多在白云區天河區的工作者會購買住宅自住。”合富輝煌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分析,廣州本次住宅土地供應計劃納入增城從化,緩解了廣州市民的剛需型買樓。其次,廣州市民在從化買房多是用于投資或度假,本次加大供應,也緩解了廣州市民的剛需需求和投資需求。
十區宅地供應增加
從全市傳統十區來看,今年的宅地供應也有所上升,總用地面積達到2.974平方公里,與去年2.55平方公里增加了0.42平方公里。其中,花都區提供了6宗宅地,荔灣5宗,番禺4宗,天河3宗,海珠、黃埔各2宗,白云、蘿崗和南沙分別1宗。
記者發現,天河區今年計劃供應的3宗地塊總用地面積高達48.6萬㎡,是去年18.1萬㎡的2.69倍。不過,今年越秀區的住宅用地供應為零。
“十區供應量增加意味著選擇增多,對市民來說是好事。”黎文江認為,本次廣州十區的住宅供應在老城區的居多,如荔灣區的廣鋼地塊、天河區的燕塘等。其一,這些地塊多為舊廠房改造用地,這也是今年土地供應的特點。“舊廠房改造用地相對于舊城區改造而言,拆遷困難較小,同時,廠房拆遷成本較低,搬遷時間短,對市場來說,是節約了拆遷成本的;其二,這些舊廠房都位于廣州舊城區,改造為住宅,也緩解了市民想在舊城區買樓的需求;其三,政府將繼續采取“限地價、競配建保障性住房”、“限地價、競配建拆遷安置房”等方式,換句話說,就是政府賣地時會參考以前的地價,當地價高到一定程度時,誰建的保障房多就給誰,因此地價不會高出太多,不會誕生夸張的“地王”,房價也就不會過高。
保障房用地持續增長
按照廣州版細則,2013年廣州市計劃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6萬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31萬套。在今年的土地供應計劃中,將有38宗、合共1.447431平方公里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計劃供應,比去年的9宗保障性住房用地(1.117828平方公里)增加了0.33平方公里。保障房用地的持續增長將為住房保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黎文江表示,其實每個省市都有規定建設保障房的配額,要完成任務就要加大建設力度,就要有保障房用地供應。此外,政府在公開出讓土地時,要求配建保障性住房,使得開發商買商品住宅的用地時也要顧及保障房,建設保障房。“由此看來,政府對加大保障房供應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