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虧損19.5億元韶鋼松山稱正欲通過定增解困
來源:證券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行業2012年業績再次遭受寒冬。 日前韶鋼松山公布了鋼鐵行業的首份2012年年報,凈利潤虧損達19.5億元,而就目前鋼鐵行業其他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他兄弟的日子也不好過。 據《…
鋼鐵行業2012年業績再次遭受寒冬。
日前韶鋼松山公布了鋼鐵行業的首份2012年年報,凈利潤虧損達19.5億元,而就目前鋼鐵行業其他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他“兄弟”的日子也不好過。
據《證券日報》數據統計顯示,鋼鐵行業共有13家公司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久立特材14.30+0.382.73%
重慶鋼鐵3.39+0.030.89%
鞍鋼股份4.03+0.030.75%
首鋼股份2.95+0.010.34%
*ST韶鋼 2.19-0.12-5.19%
發布業績預減公告,而鞍鋼股份發布了業績續虧的公告,此外首鋼股份等9家鋼鐵公司預計首虧。在公布業績預告的公司里,僅有重慶鋼鐵發布扭虧的公告,以及久立特材發布業績略增的公告。華泰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2012年鋼鐵行業盈利跌至谷底。
未來鋼鐵將何去何從?2013年能否擺脫虧損局面?
韶鋼松山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體判斷2013年的行業整體形勢會好于2012年,但是出現大的好轉可能性比較小。”而對于外界期待已久的城鎮化建設政策利好,韶鋼松山表示面對鋼鐵行業整體行業過剩的現象,城鎮化建設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鋼鐵行業2013年難改大勢
2012年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極為困難的一年。 “鋼鐵行業本身就存在產能過剩的現象,只是以前由于需求存在,掩蓋了存在的問題。2012年由于需求減少,因此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2012年鋼鐵行業受下游需求增速銳減、產能及產量持續提升、行業信貸矛盾激化等多重利空影響,鋼鐵價格連續11個月承受重壓,僅在12月份出現小幅觸底反彈,但對全年貢獻來看也是積重難返。多家鋼鐵公司發布了業績預減或者虧損的報告。
2月3日晚間,韶鋼松山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均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措施。公司表示,如果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后,2013年度韶鋼松山經審計的凈利潤繼續為負值,深交所有權決定暫停公司股票的上市交易,韶鋼松山將會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據韶鋼松山公布的2012年年報,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92.59億元,2011年該值為228.74億元,同比下滑15.8%。2012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19.51億元,而2011年該值為負11.38億元,同比下滑超71.46%。
韶鋼松山表示,2013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207.36億元,費用9.44億元,營業成本197.09億元。而2012年,該公司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共計10.01億元,加上其他費用共計11.9億元。控制成本成為鋼鐵公司勒緊腰包的第一步。
韶鋼松山告訴記者:“不單是我們,整個鋼鐵行業都面臨著負債率高企的壓力。公司目前在制定定向增發的方案,以降低財務成本。”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大型鋼企都開始著手避虧,譬如武鋼開始海外并購礦產。但她表示目前鋼鐵企業不會脫離主營行業,而是朝著相關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而韶鋼松山向《證券日報》表示:“目前仍舊會以主營業務為主,鋼鐵行業并沒有走到不能發展的盡頭,我們在結構上將進行調整,而且我們的控股股東并入了寶鋼股份,未來在銷售和資金方面都會有優勢。”
但韶鋼松山告訴記者,目前整體判斷2013年的行業整體形勢會好于2012年,但是出現大的好轉可能性比較小。對于城鎮化建設政策利好消息,韶鋼松山表示面對鋼鐵行業整體行業過剩的現象,城鎮化建設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要看政府的政策導向,如果將投資的方向定位于基建、地產以及汽車、家電等,則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真正的利好消息。
鋼鐵公司不會出現大規模ST
除韶鋼松山之外,鞍鋼股份也面臨著被ST的危險。
鞍鋼股份日前發布的業績公告顯示,2011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21.46億元,而2012年該值為負41.6億元,這意味著鞍鋼股份在2012年業績報告公布之后,也有可能戴上ST的帽子。
面對著行業整體性虧損的局面,有聲音稱鋼鐵行業會出現大規模的ST公司。然而,對此一位鋼鐵行業分析師認為這種現象在2013年很難出現,而非經常性損益成為避虧的重要法寶。
據《證券日報》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虧損的鋼鐵公司僅有華菱鋼鐵,2011年,虧損的鋼鐵公司有鞍鋼股份、韶鋼松山、重慶鋼鐵這三家公司。然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2011年,華菱鋼鐵、馬鋼股份、首鋼股份的凈利潤也為負值。
“上市公司會采取各種措施避免ST,而非經常性損益則是重要途徑。”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例如,華菱鋼鐵2010年虧損,但2011年實現凈利潤為7013萬元,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11.65億元,非經常性損益額總計為13.96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負12.32億元,避免了ST的悲劇。然而,該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2年,該公司或將虧損31億元。但盡管如此,根據規定,華菱鋼鐵并不滿足被風險警示的條件。
重慶鋼鐵也為了扭虧做出了巨大努力。重慶鋼鐵在2012年前三季度虧損達到了11.7億元,扭虧壓力巨大。然而,臨近年底,重慶鋼鐵收到了近20億的財政補貼,避免了被ST的命運。
日前韶鋼松山公布了鋼鐵行業的首份2012年年報,凈利潤虧損達19.5億元,而就目前鋼鐵行業其他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他“兄弟”的日子也不好過。
據《證券日報》數據統計顯示,鋼鐵行業共有13家公司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久立特材14.30+0.382.73%
重慶鋼鐵3.39+0.030.89%
鞍鋼股份4.03+0.030.75%
首鋼股份2.95+0.010.34%
*ST韶鋼 2.19-0.12-5.19%
發布業績預減公告,而鞍鋼股份發布了業績續虧的公告,此外首鋼股份等9家鋼鐵公司預計首虧。在公布業績預告的公司里,僅有重慶鋼鐵發布扭虧的公告,以及久立特材發布業績略增的公告。華泰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2012年鋼鐵行業盈利跌至谷底。
未來鋼鐵將何去何從?2013年能否擺脫虧損局面?
韶鋼松山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體判斷2013年的行業整體形勢會好于2012年,但是出現大的好轉可能性比較小。”而對于外界期待已久的城鎮化建設政策利好,韶鋼松山表示面對鋼鐵行業整體行業過剩的現象,城鎮化建設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鋼鐵行業2013年難改大勢
2012年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極為困難的一年。 “鋼鐵行業本身就存在產能過剩的現象,只是以前由于需求存在,掩蓋了存在的問題。2012年由于需求減少,因此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2012年鋼鐵行業受下游需求增速銳減、產能及產量持續提升、行業信貸矛盾激化等多重利空影響,鋼鐵價格連續11個月承受重壓,僅在12月份出現小幅觸底反彈,但對全年貢獻來看也是積重難返。多家鋼鐵公司發布了業績預減或者虧損的報告。
2月3日晚間,韶鋼松山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2011年度和2012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均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措施。公司表示,如果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后,2013年度韶鋼松山經審計的凈利潤繼續為負值,深交所有權決定暫停公司股票的上市交易,韶鋼松山將會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據韶鋼松山公布的2012年年報,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92.59億元,2011年該值為228.74億元,同比下滑15.8%。2012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19.51億元,而2011年該值為負11.38億元,同比下滑超71.46%。
韶鋼松山表示,2013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207.36億元,費用9.44億元,營業成本197.09億元。而2012年,該公司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共計10.01億元,加上其他費用共計11.9億元。控制成本成為鋼鐵公司勒緊腰包的第一步。
韶鋼松山告訴記者:“不單是我們,整個鋼鐵行業都面臨著負債率高企的壓力。公司目前在制定定向增發的方案,以降低財務成本。”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大型鋼企都開始著手避虧,譬如武鋼開始海外并購礦產。但她表示目前鋼鐵企業不會脫離主營行業,而是朝著相關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而韶鋼松山向《證券日報》表示:“目前仍舊會以主營業務為主,鋼鐵行業并沒有走到不能發展的盡頭,我們在結構上將進行調整,而且我們的控股股東并入了寶鋼股份,未來在銷售和資金方面都會有優勢。”
但韶鋼松山告訴記者,目前整體判斷2013年的行業整體形勢會好于2012年,但是出現大的好轉可能性比較小。對于城鎮化建設政策利好消息,韶鋼松山表示面對鋼鐵行業整體行業過剩的現象,城鎮化建設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要看政府的政策導向,如果將投資的方向定位于基建、地產以及汽車、家電等,則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真正的利好消息。
鋼鐵公司不會出現大規模ST
除韶鋼松山之外,鞍鋼股份也面臨著被ST的危險。
鞍鋼股份日前發布的業績公告顯示,2011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21.46億元,而2012年該值為負41.6億元,這意味著鞍鋼股份在2012年業績報告公布之后,也有可能戴上ST的帽子。
面對著行業整體性虧損的局面,有聲音稱鋼鐵行業會出現大規模的ST公司。然而,對此一位鋼鐵行業分析師認為這種現象在2013年很難出現,而非經常性損益成為避虧的重要法寶。
據《證券日報》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虧損的鋼鐵公司僅有華菱鋼鐵,2011年,虧損的鋼鐵公司有鞍鋼股份、韶鋼松山、重慶鋼鐵這三家公司。然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2011年,華菱鋼鐵、馬鋼股份、首鋼股份的凈利潤也為負值。
“上市公司會采取各種措施避免ST,而非經常性損益則是重要途徑。”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例如,華菱鋼鐵2010年虧損,但2011年實現凈利潤為7013萬元,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11.65億元,非經常性損益額總計為13.96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負12.32億元,避免了ST的悲劇。然而,該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2年,該公司或將虧損31億元。但盡管如此,根據規定,華菱鋼鐵并不滿足被風險警示的條件。
重慶鋼鐵也為了扭虧做出了巨大努力。重慶鋼鐵在2012年前三季度虧損達到了11.7億元,扭虧壓力巨大。然而,臨近年底,重慶鋼鐵收到了近20億的財政補貼,避免了被ST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