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樓市平穩向上 廣東東莞均價或突破8200元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去年一手樓市量升價穩,回頭勢頭已經確立,商品房成交量超越最瘋狂的2007年。今年樓市又將怎么樣呢?由于經濟趨穩向好,再加上調控政策穩定,信貸穩中有松,以及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今年房地產…
去年一手樓市量升價穩,回頭勢頭已經確立,商品房成交量超越最瘋狂的2007年。今年樓市又將怎么樣呢?
由于經濟趨穩向好,再加上調控政策穩定,信貸穩中有松,以及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今年房地產界對后市整體偏向樂觀。
業界預估,樓市成交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全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在670萬-730萬平方米之間,成交金額在550億-650億元區間內,住宅成交量在580萬-650萬平方米之間。不過,有分析稱,價格會穩中有升,住宅均價會突破8200元/平方米這一天花板,小幅上漲到達到8400-8600元/平方米。
但是,不同區域、不同項目、不同企業的命運是不一樣的,塘廈、鳳崗、大朗等競爭激烈的區域,一定程度的價格戰仍值得期待。而隨著巨頭的擠壓,房企會兩級分化,一些小企業的日子會更加艱難。
開發商趨于樂觀
去年初,房地產處于寒冬,跟氣溫一樣冰冷,不少開發商謹慎看待市場走勢,中海、恒大的標桿房企紛紛保守制定年度目標。
不過,時過境遷,隨著去年樓市整體熱銷,開發商的心態整體已經樂觀起來。早在去年9月、10月,各大開發商已在全國加快跑馬圈地,地王消息屢屢見諸報端。金地東莞公司高層認為明年房價上漲趨勢是明顯的,并表示爭取上半年在拓展土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光耀地產東莞公司一高層認為,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預計呈回暖趨勢,伴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房地產市場在城鎮化過程中拉動內需的地位也會日益突出,這將助推房地產市場基本面持續回升與回暖。具體到東莞,城區、松山湖等供不應求的區域,價格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它區域預計保持穩步上行趨勢。
萬科今年將新開4個項目,使得在售項目的數量可能史無前例地達到16個。富盈也將開售4個新盤,在售項目總數將達到12個。聯華、光大、碧桂園、鉅隆等品牌房企也都厲兵秣馬,趕在好市道中多收三五斗。
房企出貨壓力長期存在
今年,經濟形勢趨穩向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趨于穩定,中央多次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信貸政策穩中有松,種種跡象表明今年的樓市成交大環境是比較理想的。
東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認為,今年商品房成交面積會與去年基本持平。去年,樓市火過最瘋狂的2007年,全市商品房成交量高達681萬平方米,成交金額596億元。該機構預估,今年商品房成交面積在670萬-730萬平方米之間,成交金額在550億-650億元區間內。
合富輝煌市場研究部也認為,今年住宅成交量與去年保持基本持平,預估成交量為580萬-650萬平方米,與2012年的600萬平方米成交量相距不大。
盡管去年成交相當火爆,但是開發商也不無壓力,今年盡管開發商樂觀起來了,但是不容否認的是,開發商照樣難以高枕無憂。據東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商品房庫存為656萬平方米。據其測算,今年潛在新增供應量約719萬平方米,兩者合計高達1375萬平方米。若按照去年的消化量來計算,供需比為2.02:1,超過了2:1。去年新增供應706萬平方米,總供應量是1337萬平方米,供需比為1.96:1。若需求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的話,今年的供需關系與去年大體相當。
分析人士稱,開發商快速出貨回籠資金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去年迫于壓力,有部分項目延遲了入市,今年在競爭激烈的區域還會有部分項目被迫延遲擇機入市。
改善型置業可能活躍
去年,東莞樓市剛需之年,市場上中小戶型推售比重快速上升,由于單價保持穩中有降,所以市場大部分房子的總價明顯小于往年,從而回落到主流剛需購房人群的購買力。剔除精裝修樓盤的影響,東莞普通洋房成交當中,單套總價在70萬元以下所占比重為67%,60萬元以下占49%,剛需所占的市場份額可見一斑。
業界分析,由于去年很多樓盤都是首推中小戶型的剛需產品,并且低首付、墊首付的促銷蔓延,購房門檻的降低,大大提前透支部分剛需購房者,預計今年剛需釋放的力度有所放緩。
東方不亮西方亮,估計首次換房(首次改善型置業)的客戶將比去年有所活躍。去年大戶型消化緩慢,庫存壓力很大,今年這些產品將會通過價格的讓步或降低首付門檻尋求出貨。同時,別墅今年供應量大幅放量,也將刺激累積的別墅需求釋放。
房價或先小漲后平穩
東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分析稱,今年上半年整體房價以小幅上漲為主,下半年將趨向平穩。
上半年,整體房價以小幅上漲為主。由于很多開發商還沉浸在2012年的豐收喜悅當中。春節后工程進度也相對緩慢,市場新增供應量較少,同時市場樂觀情緒使得價格整體呈現平穩上揚態勢。
但這樣使得供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開發商的年度銷售業績目標定得比較高,因此開發商的業績目標和出貨壓力大部分壓在下半年。據此分析,下半年整體房價將趨向平穩。
從產品結構細分,剛需產品價格以平穩上升為主,以低首付換取價格的堅挺。改善型產品庫存消化壓力較大,而且也被迫通過降低首付門檻促進成交。別墅物業則供應量大幅加大,競爭非常激烈,整體別墅定價趨向保守和理性,甚至一些新盤低價入市搶占市場先機。
去年,住宅均價為8276元/平方米,基本保持平穩,這一價格已經連續2年多釘在8200元/平方米上下。不過,合富輝煌東莞市場研究部預估,今年住宅均價會達到8400-8600元/平方米,較2012年會小漲,不過漲幅在5%以內。
局部價格戰仍會爆發
房地產是一個區域分化明顯的產業,從區域來看,今年,塘廈、鳳崗、大朗、南城依然是市場熱點。
從東莞各大區域商品房項目的報建、開工量來看,今年上市的重點項目即將陸續浮出水面,進行先期的品牌導入、產品推廣、營銷造勢階段,其中塘廈、鳳崗、大朗、南城、寮步、石龍將是供應量最大的區域。
根據研究機構監測,塘廈商品房潛在供應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左右,極有可能超越南城成為領頭羊。而南城潛在供應面積經過前幾年的集中放量之后,今年呈現沖高回落的跡象,潛在供應面積約85萬平方米,但是西平仍然是競爭最激烈的局部市場。此外,鳳崗、虎門潛在供應面積雙雙超過50萬平方米,部分中小開發商的項目極有可能搶先上市,希望分得一杯羹。
塘廈市場云集了萬科、碧桂園、中信、金地等開發商巨頭,去年下半年已經爆發了一場“惡戰”,今年塘廈區域包括價格戰在內的各種競爭仍值得期待。
去年,在鳳崗出現價格混戰,益田·大運城邦、永江花園香溪、東魅藍山郡、世紀新潮豪園等以價換量的做法十分明顯。
三正地產副總經理李啟清說,今年,東莞房地產市場以平穩為主,鳳崗、塘廈等部分鎮區出貨量較大,競爭將較激烈。從鳳崗區域看,由于項目眾多,且大多依托于深圳的客戶資源,競爭將白熱化,樓市兩級分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距離深圳較近的、素質較好的樓盤價格、銷量都將堅挺,但距離深圳較遠的、素質一般的樓盤將較為艱難,競爭壓力將更大。
大朗商品房潛在供應量達到47萬平方米,碧桂園、敏捷、嘉宏、鉅隆、富盈、南峰等均有項目在售,并且項目相對集中,可謂短兵相接,價格仍為保持相對較低的狀態,毛坯房大概每平方米五六千元,難以恢復早兩年出現的強烈上漲勢頭。
房企兩極分化將加劇
去年,東莞房地產市場發生明顯改變,以往進入年度成交榜前十的本土房企,逐步被外來地產大鱷擠出第一陣營,僅剩光大、豐泰、富盈等三枚碩果,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外來品牌開發商所占領。
今年,萬科繼續高歌猛進,旗下十幾個樓盤集體沖鋒陷陣。這兩年,萬達、碧桂園、保利、恒大等巨頭初涉東莞嘗到甜頭,今年將繼續深挖市場潛力,不斷有全新項目面市。
近幾年,本土房企則是呈現一幅“眾生相”,既有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企業,也有淡出地產、無心戀戰的企業,當然也不乏突起的新貴,在未來幾年可能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東莞中原市場研究部高級研究員韋天使說,東莞房地產市場將逐漸走向成熟,而越成熟的市場競爭越激烈,優勝劣汰的法則愈加凸顯,行業將走向集中,品牌房企的市場占有率將穩步提高,房企兩極分化的趨勢不可逆轉。
由于經濟趨穩向好,再加上調控政策穩定,信貸穩中有松,以及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今年房地產界對后市整體偏向樂觀。
業界預估,樓市成交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全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在670萬-730萬平方米之間,成交金額在550億-650億元區間內,住宅成交量在580萬-650萬平方米之間。不過,有分析稱,價格會穩中有升,住宅均價會突破8200元/平方米這一天花板,小幅上漲到達到8400-8600元/平方米。
但是,不同區域、不同項目、不同企業的命運是不一樣的,塘廈、鳳崗、大朗等競爭激烈的區域,一定程度的價格戰仍值得期待。而隨著巨頭的擠壓,房企會兩級分化,一些小企業的日子會更加艱難。
開發商趨于樂觀
去年初,房地產處于寒冬,跟氣溫一樣冰冷,不少開發商謹慎看待市場走勢,中海、恒大的標桿房企紛紛保守制定年度目標。
不過,時過境遷,隨著去年樓市整體熱銷,開發商的心態整體已經樂觀起來。早在去年9月、10月,各大開發商已在全國加快跑馬圈地,地王消息屢屢見諸報端。金地東莞公司高層認為明年房價上漲趨勢是明顯的,并表示爭取上半年在拓展土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光耀地產東莞公司一高層認為,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預計呈回暖趨勢,伴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房地產市場在城鎮化過程中拉動內需的地位也會日益突出,這將助推房地產市場基本面持續回升與回暖。具體到東莞,城區、松山湖等供不應求的區域,價格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它區域預計保持穩步上行趨勢。
萬科今年將新開4個項目,使得在售項目的數量可能史無前例地達到16個。富盈也將開售4個新盤,在售項目總數將達到12個。聯華、光大、碧桂園、鉅隆等品牌房企也都厲兵秣馬,趕在好市道中多收三五斗。
房企出貨壓力長期存在
今年,經濟形勢趨穩向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趨于穩定,中央多次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信貸政策穩中有松,種種跡象表明今年的樓市成交大環境是比較理想的。
東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認為,今年商品房成交面積會與去年基本持平。去年,樓市火過最瘋狂的2007年,全市商品房成交量高達681萬平方米,成交金額596億元。該機構預估,今年商品房成交面積在670萬-730萬平方米之間,成交金額在550億-650億元區間內。
合富輝煌市場研究部也認為,今年住宅成交量與去年保持基本持平,預估成交量為580萬-650萬平方米,與2012年的600萬平方米成交量相距不大。
盡管去年成交相當火爆,但是開發商也不無壓力,今年盡管開發商樂觀起來了,但是不容否認的是,開發商照樣難以高枕無憂。據東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市商品房庫存為656萬平方米。據其測算,今年潛在新增供應量約719萬平方米,兩者合計高達1375萬平方米。若按照去年的消化量來計算,供需比為2.02:1,超過了2:1。去年新增供應706萬平方米,總供應量是1337萬平方米,供需比為1.96:1。若需求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的話,今年的供需關系與去年大體相當。
分析人士稱,開發商快速出貨回籠資金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去年迫于壓力,有部分項目延遲了入市,今年在競爭激烈的區域還會有部分項目被迫延遲擇機入市。
改善型置業可能活躍
去年,東莞樓市剛需之年,市場上中小戶型推售比重快速上升,由于單價保持穩中有降,所以市場大部分房子的總價明顯小于往年,從而回落到主流剛需購房人群的購買力。剔除精裝修樓盤的影響,東莞普通洋房成交當中,單套總價在70萬元以下所占比重為67%,60萬元以下占49%,剛需所占的市場份額可見一斑。
業界分析,由于去年很多樓盤都是首推中小戶型的剛需產品,并且低首付、墊首付的促銷蔓延,購房門檻的降低,大大提前透支部分剛需購房者,預計今年剛需釋放的力度有所放緩。
東方不亮西方亮,估計首次換房(首次改善型置業)的客戶將比去年有所活躍。去年大戶型消化緩慢,庫存壓力很大,今年這些產品將會通過價格的讓步或降低首付門檻尋求出貨。同時,別墅今年供應量大幅放量,也將刺激累積的別墅需求釋放。
房價或先小漲后平穩
東莞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分析稱,今年上半年整體房價以小幅上漲為主,下半年將趨向平穩。
上半年,整體房價以小幅上漲為主。由于很多開發商還沉浸在2012年的豐收喜悅當中。春節后工程進度也相對緩慢,市場新增供應量較少,同時市場樂觀情緒使得價格整體呈現平穩上揚態勢。
但這樣使得供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開發商的年度銷售業績目標定得比較高,因此開發商的業績目標和出貨壓力大部分壓在下半年。據此分析,下半年整體房價將趨向平穩。
從產品結構細分,剛需產品價格以平穩上升為主,以低首付換取價格的堅挺。改善型產品庫存消化壓力較大,而且也被迫通過降低首付門檻促進成交。別墅物業則供應量大幅加大,競爭非常激烈,整體別墅定價趨向保守和理性,甚至一些新盤低價入市搶占市場先機。
去年,住宅均價為8276元/平方米,基本保持平穩,這一價格已經連續2年多釘在8200元/平方米上下。不過,合富輝煌東莞市場研究部預估,今年住宅均價會達到8400-8600元/平方米,較2012年會小漲,不過漲幅在5%以內。
局部價格戰仍會爆發
房地產是一個區域分化明顯的產業,從區域來看,今年,塘廈、鳳崗、大朗、南城依然是市場熱點。
從東莞各大區域商品房項目的報建、開工量來看,今年上市的重點項目即將陸續浮出水面,進行先期的品牌導入、產品推廣、營銷造勢階段,其中塘廈、鳳崗、大朗、南城、寮步、石龍將是供應量最大的區域。
根據研究機構監測,塘廈商品房潛在供應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左右,極有可能超越南城成為領頭羊。而南城潛在供應面積經過前幾年的集中放量之后,今年呈現沖高回落的跡象,潛在供應面積約85萬平方米,但是西平仍然是競爭最激烈的局部市場。此外,鳳崗、虎門潛在供應面積雙雙超過50萬平方米,部分中小開發商的項目極有可能搶先上市,希望分得一杯羹。
塘廈市場云集了萬科、碧桂園、中信、金地等開發商巨頭,去年下半年已經爆發了一場“惡戰”,今年塘廈區域包括價格戰在內的各種競爭仍值得期待。
去年,在鳳崗出現價格混戰,益田·大運城邦、永江花園香溪、東魅藍山郡、世紀新潮豪園等以價換量的做法十分明顯。
三正地產副總經理李啟清說,今年,東莞房地產市場以平穩為主,鳳崗、塘廈等部分鎮區出貨量較大,競爭將較激烈。從鳳崗區域看,由于項目眾多,且大多依托于深圳的客戶資源,競爭將白熱化,樓市兩級分化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距離深圳較近的、素質較好的樓盤價格、銷量都將堅挺,但距離深圳較遠的、素質一般的樓盤將較為艱難,競爭壓力將更大。
大朗商品房潛在供應量達到47萬平方米,碧桂園、敏捷、嘉宏、鉅隆、富盈、南峰等均有項目在售,并且項目相對集中,可謂短兵相接,價格仍為保持相對較低的狀態,毛坯房大概每平方米五六千元,難以恢復早兩年出現的強烈上漲勢頭。
房企兩極分化將加劇
去年,東莞房地產市場發生明顯改變,以往進入年度成交榜前十的本土房企,逐步被外來地產大鱷擠出第一陣營,僅剩光大、豐泰、富盈等三枚碩果,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被外來品牌開發商所占領。
今年,萬科繼續高歌猛進,旗下十幾個樓盤集體沖鋒陷陣。這兩年,萬達、碧桂園、保利、恒大等巨頭初涉東莞嘗到甜頭,今年將繼續深挖市場潛力,不斷有全新項目面市。
近幾年,本土房企則是呈現一幅“眾生相”,既有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企業,也有淡出地產、無心戀戰的企業,當然也不乏突起的新貴,在未來幾年可能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東莞中原市場研究部高級研究員韋天使說,東莞房地產市場將逐漸走向成熟,而越成熟的市場競爭越激烈,優勝劣汰的法則愈加凸顯,行業將走向集中,品牌房企的市場占有率將穩步提高,房企兩極分化的趨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