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觀望情緒變淡 二手房年末或“翹尾”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北京的11月,天氣轉冷,但二手房市場卻熱起來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隨著成交量的復蘇,二手房市場呈現出暖冬態勢。走訪炫特區、北京人家等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二手房社區過程中,多位…
北京的11月,天氣轉冷,但二手房市場卻“熱起來”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隨著成交量的復蘇,二手房市場呈現出“暖冬”態勢。
走訪炫特區、北京人家等北京具有代表性的二手房社區過程中,多位中介工作人員表示,購房者心理預期改變后,二手房房價已聞風微漲。
在炫特區麥田店,置業顧問小王介紹道,炫特區的二手房上月的成交均價約在27000元每平方米,而上周,有房主報價每平方米35000元。“這么高的報價,已有購房者交了意向金。”
11月27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石佛營的朝陽區房屋發證大廳,遠遠就能看到,發號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進入11月以來,辦理過戶都要排這么長的隊伍。”一位中介人員告訴記者。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11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399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3.2%,由于去年四季度價格進入加速下滑階段,同比漲幅較高,達到6.3%。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從各區域的價格走勢來看,11月昌平二手房成交均價為1.8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7.8%;順義成交均價為1.5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6.8%。而城區房價則相對穩定,漲幅不及郊區。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絮認為,從今年二手房價格上漲的變化看,出現明顯的“由內向外”擴散的特征。在節后第一輪房價上漲的4~8月份,城區率先領漲,郊區漲幅相對平緩。而當前這第二輪漲價行情中,漲價現象逐漸蔓延到郊區,先是通州出現了補漲,而后順義、昌平等郊區也開始上漲。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指出,整體年底翹尾的趨勢很明顯。但今年樓市的復蘇主要特點是剛需占主導,所以郊區的住宅復蘇的情況更明顯。當下的二手房有所升溫,主要還是因為新建住宅開發商年內任務基本接近完成,供應減少。整體上漲的趨勢依然是溫和的,并沒有出現爆發式上漲的情況,在目前單月1萬~1.5萬套的成交量下,房價在年底不會有大幅上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