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保利第一街空置四年 稱遭受3億元損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廣西保利對外聲稱,此項目遭受近3億多元的損失,但該說法未得到香港保利年報印證空置四年之后,保利東盟國際第一街(以下簡稱保利第一街)似乎出現一絲曙光。廣西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廣西保利對外聲稱,此項目遭受近3億多元的損失,但該說法未得到香港保利年報印證
空置四年之后,保利東盟國際第一街(以下簡稱保利第一街)似乎出現一絲曙光。廣西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西保利)承建并開發的保利第一街位于南寧東盟國際商務區核心位置的老撾和越南兩個園區,是12國園區中首個交付使用的商業街,共有超過400間商鋪。
“12國園區的成敗在于廣西保利。”日前,保利第一街投資業主張建(化名)向《中國企業報》記者抱怨道。
“2008年初,廣西保利不顧市場實際大肆鼓吹造勢,人為抬高門檻,卻遲遲未啟動招商計劃,以致空置長達四年之久。未來也許很美好,但現實卻太殘酷。”張建冷冷地說。
數十億元資金被套
南寧東盟國際商務區于2005年3月3日正式啟動。該區用地規模約3.0平方公里,建設目標定為,具有商務區功能并承載商業服務、文化交流、娛樂休閑職能的城市核心區;并且是一個具有東盟各國特色,為東盟各國和其它國家、地區政府、商務機構提供商務、辦公和生活服務的綜合園區-聯絡部(辦事處)基地。
保利第一街的尷尬從項目啟動之初便初現端倪了。
廣西保利系中國保利集團所屬香港上市公司“保利(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香港保利)全資子公司,2005年1月正式成立,注冊資金為1.5億元。
作為廣西保利在廣西開發的第二個項目,保利第一街原報名稱為“保利·龍騰上園”,規劃定位為東盟商務區高檔純住宅小區。
2007年,應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南寧市兩級政府的要求,廣西保利進行規劃調整,降低住宅的比例,由原來的85%降至60%;并增加商業及辦公的比例,從15%增加至40%;容積率也由原來的1.5降低至1.2,總建筑面積從12萬平方米減少至9萬平方米。
臨時改變園區規劃引來開發商與業主們的經濟糾紛。廣西保利對外聲稱,此項目因此遭受近3億多元的損失。
2011年10月20日,第八屆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行。空街近四年的第一街終于開街。
業主周勇(化名)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尋遍整個園區,保利第一街的“星星之火”是唯一熱鬧場所。廣西保利房產局備案數據顯示,保利第一街總共售出466套,銷售額接近7億元。加之其他10國園區,總共將近有數十億元資金滯留其中。
2012年8月29日,廣西有關部門就12國園區的發展出臺資金補貼、稅費、配套服務等扶助政策,并表示12個園區將注資成立一個統一的商業運營機構,進行整個園區的業態規劃和招商。
但截至記者發稿,統一的商業運營機構還未成立。
廣西保利方面的招商辦公室則一直到2012年5月才正式掛牌。
盡管業主指責廣西保利的招商進度,但與12國園區的其他開發商相比,廣西保利的進度已經很快了。
“其他園區的開發商在調整安排中并不如保利這么聽話,一直拖著要賠償,但他們并沒有受到多大損失。規劃調整時,他們還沒開工建設,而土地一直在增值。現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園區還沒有完工,這都多少年了?”廣西保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層人士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說。
廣西保利被指高價空街始作俑者
南寧市房產局備案數據顯示,保利第一街已售商鋪466間,均價為22991.89元/m2(按建筑面積測算)、30177.91元/m2(按套內面積測算)。其中商鋪最高單價9.47萬元/m2(按建筑面積測算)、9.94萬元/m2(按套內面積測算)。其中均價超過7萬元/m2三間,超過9萬元/m2三間。
“其他國家園區多是在保利第一街三期銷售后才開盤的,很明顯,保利第一街的價格就是風向標,大家都借勢拉高價格,其他園區的商鋪也都到了兩萬元到七八萬的價格。”周勇說。
12國園區空置四年,廣西保利被指為過高價格門檻的始作俑者。
更被詬病的是四年過去了,數百名投資業主也被空曬四年,既無下家接盤,資金又被套牢,還得承受銀行按揭,只出不進,經濟壓力下怨戾之氣甚囂。
除了一路走高的房價外,廣西保利當初給出的相應承諾并未實現。
“我們銷售的定價是商業行為,客戶接受不接受,來不來買,這是雙方的市場行為。”廣西保利副總經理李運有說,“業主都是成年人了,知道未來市場怎么樣。如果合同中規定,保利什么情況下回購,并承諾多久達到什么樣的收益,那保利承擔業主的損失是責無旁貸的。但是合同條款里面沒有簽訂這些內容。同時,買賣雙方達成共識的定價是建立在政府的定位以及基礎設施完善和商業氛圍營造等基礎前提下。”
3億元索賠:保利向政府討債
保利第一街乃至整個12國園區商業氛圍的缺失并不是秘密,廣西保利也在不同場合多次承認這一事實。
但廣西保利認為,政府曾經答應過給予優惠政策,廣西保利也為保利第一街的規劃調整做出貢獻,南寧市政府必須落實政策和補償損失。
管理12國園區的南寧市“三街一區”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政府沒有單獨對廣西保利第一街承諾過任何優惠政策。
南寧市政府也明確表示過,政府無法出臺稅費減免政策,更無法給予廣西保利補助租金,開發商自行統一招商是市場運行的普遍規律和繁榮市場的有效辦法,更何況保利第一街的商鋪銷售價格是住宅的數倍,政府不會為廣西保利招商運行買單,并要求廣西保利履行對投資業主的承諾。
“我們都是通過合法手續拿到的土地,現在突然要我們調整規劃。政府跟我們是合同關系,應該得到補償。”廣西保利董事長吳光明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廣西保利在2008年4月29日和9月18日分別向南寧市政府上報《關于東盟商貿區越南、老撾聯絡部基地園區規劃調整損失報告》和《關于東盟商貿區越南、老撾聯絡部基地園區規劃調整損失的再次報告》。不過,香港保利數年的年報、公告等信息中,并沒有廣西保利龍騰上園項目遭遇虧損3億元的披露,卻把保利第一街的結算并入到龍騰上園項目中。
吳光明認為,該項目的建設是在2008年廣西保利并入香港保利之前,因此影響了該信息的披露。
但在2007年的香港保利年報的在建項目列表中,南寧龍騰上園(如前所述,保利第一街原報建名稱為保利·龍騰上園)已經赫然在列,占地面積7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1000平方米,在集團權益75%。
保利第一街的一位從事過房地產開發的業主并不認同這3億元損失的說法。
他認為,所謂3億元損失并不符合業內實際情況,尤其還是五年前的市場。為了開發保利第一街,當地300萬元/畝的土地也僅以20余萬元/畝轉給廣西保利,這就等于變相補貼。
至于損失的明細,廣西保利只讓《中國企業報》記者現場翻閱一份給南寧市政府損失清算明細報告,但不允許復印。
“龍騰上園的損失近3億元,這里面包括直接性損失和間接性損失。現在政府有關部門專門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對我們這些數據進行核實。”李運有說。
李運有透露,目前這部分近3億的損失賬單計入的是直接損失,并沒有把品牌信譽等其他間接損失計入。政府方面在接待保利高層的時候也曾口頭感謝保利的支持,并表示會對保利給予政策優惠。
“為什么沒有在香港聯交所披露,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次損失的誘因調整涉及政府行為。現在按政府規劃調整會有損失,但是下一步政府應該會以其他方式給補回來。”廣西保利方面某管理人員透露。
吳光明無奈地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香港保利對這個項目的規劃調整很不理解,認定是廣西保利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