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焦點:全球財經領導人會議召開之際 經濟顯現穩定表象
來源:路透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財長們本周即將召開會議之際,全球經濟浮現穩定跡象.未來幾天中國公布的大批數據可能會證明這點. 投資者意識到,七國集團(G7)財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在…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財長們本周即將召開會議之際,全球經濟浮現穩定跡象.未來幾天中國公布的大批數據可能會證明這點.
投資者意識到,七國集團(G7)財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在東京召開會議,可能不會提出立竿見影的策略,來解決歐元區債務危機或日漸逼近的美國財政緊縮,甚至無法促使中國做出采取刺激行動的承諾.盡管如此,要求各國采取更多行動的壓力非常巨大.
主要經濟體的副財長與央行總裁曾警告過,貨幣當局采取的一系列常規與非常規政策舉措只能為全球經濟爭取一些時間,還要依賴各國政府來提振需求和創造就業.
幸運的是,這次將持續一周的會議開始前出爐的經濟數據有些令人振奮.
美國9月失業率降至將近四年低點7.8%.此外,中國和美國的制造業調查報告呈現足夠多的證據,顯示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可能已在第三季通過了低谷,即使沒有兌現改善的承諾.
本周公布的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數據,應該會顯示北京溫和放寬政策和促進基礎建設投資的措施是否正在發揮作用.
本周,歐元區亦將推出5,000億歐元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SM).
但關注焦點在於IMF/世界銀行在東京召開的秋季會議上面,美國和歐洲可能在會議上采取守勢.
據歐元區官員為其與加拿大、日本和美國G7官員之間的一個會議準備的文件,他們將解釋迄今為止為解決歐債危機做了哪些工作.他們還將指美國是經濟壓力的潛在來源.
"尤其是,美國必須在年底前就如何應對'財政懸崖'達成共識,同時達成一項可信的財政整頓計劃,"該文件表示.
美國可能在1月啟動規模巨大的削減支出與增稅計劃,而1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外界對這兩個重大事件的不安情緒日益增長,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最近推出的購債計劃所激發出的信心幾乎無力招架.
但歐洲領導人與IMF在救助希臘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無疑也是IMF會議上的一大看點.他們的分歧主要在於,IMF堅持要求歐洲各國政府重組其持有的希臘債務.
同時,日本將在G7會議上提出日圓升值問題,以及強勢日圓給瀕臨衰退的日本經濟帶來的壓力.
**下調成長預估**
全球全面復蘇所面臨的挑戰仍將是G7會議上壓倒一切的主題.本周IMF還將公布一些不太樂觀的預估.
一份德國報紙報導稱,IMF將把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估分別下調至3.3%和3.6%,之前的預估分別為成長3.4%和3.9%.
根據這份報紙,預計IMF亦將警告下檔風險明顯增加,并稱經濟成長前景取決於"歐元區和美國是否會采取果斷的政治舉措來穩定信心". 世界銀行亦強調了亞洲經濟體是多么容易受到沖擊.該機構稱,2012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將放緩一個百分點至7.2%,但明年國內需求將幫助經濟反彈.
澳洲央行上周意外降息後在聲明中所傳達的信息同樣悲觀.澳洲本周將公布的數據可能也不樂觀.
亞洲對全球需求開放程度的風向標--新加坡第三季可能已滑入技術性衰退.歐元區工業生產數據料將進一步確認該區陷入持久萎縮.
"這不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季度,"新加坡銀行首席分析師Richard Jerram表示,"沒有理由預計數據會惡化.同時,數據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但幅度不會很大."
**關注中國貨幣數據**
關於中國第三季成長情況的大部分數據,以及9月貿易與工業生產數據,本周仍不會公布,而且這些數據也不會太出乎預料.
第二季中國經濟同比成長7.6%,為三年來最慢增速.路透調查顯示,第三季增長率可能降至7.4%.
但本周的貨幣供應與銀行貸款數據更令人關注,中國觀察家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判斷,中國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與政府加快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是否會反映在貸款增長上面.
中國政府今年沒有推出刺激措施,讓投資者感到失望.但他們知道,中國政府小心避免2008年市場崩潰之後出現的信貸過多局面.當時擴大信貸的一個後果是導致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投資,并讓銀行背上更多的不良貸款.
路透調查的分析師預測,9月中國銀行業者新增貸款6,500億元人民幣.其它數據顯示,中長期債券發行活動上月放緩.
"總之,沒有明確跡象顯示9月信貸供應強勁增長,而信貸增長是刺激投資與增長的必要手段,"花旗的分析師He Weisheng表示,"這意味著第四季經濟成長將保持疲弱."
投資者意識到,七國集團(G7)財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在東京召開會議,可能不會提出立竿見影的策略,來解決歐元區債務危機或日漸逼近的美國財政緊縮,甚至無法促使中國做出采取刺激行動的承諾.盡管如此,要求各國采取更多行動的壓力非常巨大.
主要經濟體的副財長與央行總裁曾警告過,貨幣當局采取的一系列常規與非常規政策舉措只能為全球經濟爭取一些時間,還要依賴各國政府來提振需求和創造就業.
幸運的是,這次將持續一周的會議開始前出爐的經濟數據有些令人振奮.
美國9月失業率降至將近四年低點7.8%.此外,中國和美國的制造業調查報告呈現足夠多的證據,顯示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可能已在第三季通過了低谷,即使沒有兌現改善的承諾.
本周公布的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數據,應該會顯示北京溫和放寬政策和促進基礎建設投資的措施是否正在發揮作用.
本周,歐元區亦將推出5,000億歐元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SM).
但關注焦點在於IMF/世界銀行在東京召開的秋季會議上面,美國和歐洲可能在會議上采取守勢.
據歐元區官員為其與加拿大、日本和美國G7官員之間的一個會議準備的文件,他們將解釋迄今為止為解決歐債危機做了哪些工作.他們還將指美國是經濟壓力的潛在來源.
"尤其是,美國必須在年底前就如何應對'財政懸崖'達成共識,同時達成一項可信的財政整頓計劃,"該文件表示.
美國可能在1月啟動規模巨大的削減支出與增稅計劃,而1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外界對這兩個重大事件的不安情緒日益增長,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最近推出的購債計劃所激發出的信心幾乎無力招架.
但歐洲領導人與IMF在救助希臘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無疑也是IMF會議上的一大看點.他們的分歧主要在於,IMF堅持要求歐洲各國政府重組其持有的希臘債務.
同時,日本將在G7會議上提出日圓升值問題,以及強勢日圓給瀕臨衰退的日本經濟帶來的壓力.
**下調成長預估**
全球全面復蘇所面臨的挑戰仍將是G7會議上壓倒一切的主題.本周IMF還將公布一些不太樂觀的預估.
一份德國報紙報導稱,IMF將把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估分別下調至3.3%和3.6%,之前的預估分別為成長3.4%和3.9%.
根據這份報紙,預計IMF亦將警告下檔風險明顯增加,并稱經濟成長前景取決於"歐元區和美國是否會采取果斷的政治舉措來穩定信心". 世界銀行亦強調了亞洲經濟體是多么容易受到沖擊.該機構稱,2012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將放緩一個百分點至7.2%,但明年國內需求將幫助經濟反彈.
澳洲央行上周意外降息後在聲明中所傳達的信息同樣悲觀.澳洲本周將公布的數據可能也不樂觀.
亞洲對全球需求開放程度的風向標--新加坡第三季可能已滑入技術性衰退.歐元區工業生產數據料將進一步確認該區陷入持久萎縮.
"這不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季度,"新加坡銀行首席分析師Richard Jerram表示,"沒有理由預計數據會惡化.同時,數據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但幅度不會很大."
**關注中國貨幣數據**
關於中國第三季成長情況的大部分數據,以及9月貿易與工業生產數據,本周仍不會公布,而且這些數據也不會太出乎預料.
第二季中國經濟同比成長7.6%,為三年來最慢增速.路透調查顯示,第三季增長率可能降至7.4%.
但本周的貨幣供應與銀行貸款數據更令人關注,中國觀察家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判斷,中國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與政府加快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是否會反映在貸款增長上面.
中國政府今年沒有推出刺激措施,讓投資者感到失望.但他們知道,中國政府小心避免2008年市場崩潰之後出現的信貸過多局面.當時擴大信貸的一個後果是導致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投資,并讓銀行背上更多的不良貸款.
路透調查的分析師預測,9月中國銀行業者新增貸款6,500億元人民幣.其它數據顯示,中長期債券發行活動上月放緩.
"總之,沒有明確跡象顯示9月信貸供應強勁增長,而信貸增長是刺激投資與增長的必要手段,"花旗的分析師He Weisheng表示,"這意味著第四季經濟成長將保持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