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禁令“模糊”北京商住樓依舊不斷上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邊是禁止審批商住樓項目,另一邊卻是京城商住樓依舊不斷開盤銷售。為何開發商對政策禁令視而不見? 在北京亞豪機構總監郭毅看來,出現如此景象,皆緣于政策禁令中的模糊規定所致!
一邊是禁止審批商住樓項目,另一邊卻是京城商住樓依舊不斷開盤銷售。為何開發商對政策禁令視而不見?
在北京亞豪機構總監郭毅看來,出現如此景象,皆緣于政策禁令中的模糊規定所致。
由北京市住建委、發改委、規劃委、商務委、國土局等五部門聯合頒發的2011年6月1日起實施的《關于加強部門聯動完善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于審批問題,確實規定得很含糊,并沒有具體明確2011年6月1日后,不再向商住樓項目發預售證,還是不再發規劃許可證。
部分商住樓涉嫌違規
北京商住樓力寶廣場的開盤時間有點“敏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北京住建委官網資料,并以“購房者身份”從力寶廣場售樓處工作人員獲得的信息匯總后發現,2011年7月29日,力寶廣場項目拆分為兩個部分:力寶廣場和詩禮庭,分別于同一天獲得預售許可證。其中力寶廣場部分產品為寫字樓和商業設施,而詩禮庭部分產品為辦公樓,包括板樓形式的公寓與塔樓形式、辦公立項改為住宅格局的商住樓。
據悉,《通知》于2011年6月1日起落地,被業內稱作商住樓審批被全面叫停的禁令。該通知規定,“商業、辦公類項目一般應采取公共走廊、公共衛生間式布局,不得采用單元式或住宅套型式設計。”
對此,北京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實際上自2010年開始,北京相關部門就先后出臺文件,禁止酒店項目和非住宅項目分割銷售!锻ㄖ分皇菍ι套潜O管政策的進一步細化,從而促使“不限購”、“低總價”為促銷噱頭的商住樓生存空間受到擠壓,“打擦邊球”的空間日益縮小。根據此《通知》,商住樓不得單獨設置單元衛生間,商住樓作為住宅的使用價值接近“零”。
就在《通知》生效近2個月后的2011年7月29日,詩禮庭卻獲得了預售證并隨后開盤銷售。該樓盤一位業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詩禮庭項目樣板間就是按照住宅標準進行布局和裝修的,每個房間內設置了衛生間、開放式廚房、馬桶、洗面盤、淋浴、電磁爐、抽油煙機等,甚至房間設計中還預留了放置洗衣機的空間。
同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詩禮庭。17日,商住樓“北京城建N次方”上市銷售。該樓盤一位銷售人員告知記者,該項目產品為65~70平方米的大開間,但室內設置了衛生間等。此外,已于2月25日開盤銷售的紅山世家11號樓,也是商住樓項目。
北京亞豪機構總監郭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目前北京商住樓入市項目數量并沒有出現減少的趨勢。
禁令陷“模糊”境地
一邊為白紙黑字的禁令,一邊卻是禁令實施后京城商住樓依舊不斷上市的現實。
郭毅解釋說,矛盾的原因在于政策禁令的模糊規定所致。他進一步分析說,2011年6月1日起實施的《通知》對于審批問題確實規定得很含糊,并沒有具體明確規定2011年6月1日后,不再向商住樓項目發預售證,還是不再發規劃許可證。但從目前的操作層面分析,應該是后者,即北京規劃委從規劃口進行把關,自2011年6月1日后不再對商住樓項目發規劃許可證,而不是由北京住建委對預售口進行把關。此外,從操作的合理性來說,也應該由北京規劃委從規劃口進行把關,畢竟如果自2011年6月1日后由北京住建委從預售口進行把關,對于產品性質是商業還是住宅,可能并沒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判斷依據來實現把關。
值得注意的是,郭毅的說法也可以很好地解釋17日開盤銷售的北京城建N次方。記者注意到,該商住樓規劃許可證編號為“2011規(朝)建字0040號”。北京規劃委官網上的資料顯示,北京城建N次方規劃許可證的核發時間為2011年6月1日禁令實施前的2011年5月3日。
不過有點矛盾的是,北京住建委房屋市場管理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卻透露,實際上早在2011年6月1日《通知》出臺前的2010年開始,北京規劃委、北京住建委等部門就已經出臺了相關內部規定,禁止審批商住樓項目。但該人士以有事為由同樣沒有對“審批口是在預售環節還是規劃環節”的核心問題作出明確解釋。
如果北京住建委房屋市場管理處相關人士的話屬實,即2010年開始,北京相關政府部門就作出了商住樓審批禁令的內部規定,那么目前市場上包括北京城建N次方這種規劃許可證與預售證的獲批時間皆在2011年之后的商住樓項目,其相關行為就存在進一步推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