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鼓勵民資投入交通建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會議明確了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8項原則。其中,對于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會議明確:…
3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會議明確了“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8項原則。其中,對于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會議明確:多元投入,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交通運輸建設。
會議確定了“十二五”時期的建設目標:初步形成以“五縱五橫”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和國家高速公路網。其中,鐵路運輸服務基本覆蓋大宗貨物集散地和20萬以上人口城市。
由于制度壁壘的阻擋和國內民間資本分散,交通建設由國有資本唱獨角戲的局面短時間內還難以明顯改觀。
2009年,民營資本投資鐵路曾創出成績:總投資達23億元、全線長64.29公里的嘉南鐵路開工。這是中國鐵路開放投資后,為數不多、規模有限的又一條民間資本參與的項目。
不過,對于鐵路全年數以千億左右的總投資規模來說,民營資本份額非常微小,制約民間資本進入鐵路行業的制度因素仍未有明顯改觀。而鐵路等交通設施建設也是今年中國力圖破除壟斷的重點領域。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社會資本對煤運項目的投資頗為踴躍,但作為鐵路建設項目中的主力,大量的客運專線,并不受企業資本的青睞,如何解決這些項目的資金問題,對鐵道部來說仍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