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下令高鐵降速 鐵道部出局7·23調查組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暫停審批新高鐵項目
暫停審批新高鐵項目
在巨大的爭議聲中,中國高鐵的疾馳放慢了下來。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開展高速鐵路及其在建項目安全大檢查,適當降低新建高速鐵路運營初期的速度,對擬建鐵路項目重新組織安全評估。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決定或許成為中國高鐵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轉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比此次降速與2007年4月第六次鐵路大提速后的鐵路運行時速,發現除京津、武廣、滬寧、滬杭、京滬等高鐵線路把時速降低到300公里外,其他線路均已基本回到了4年前的運行時速——200公里或低于200公里。
增加安全冗余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適當降低新建高速鐵路運營初期的速度。要根據不同線路的實際情況,科學評估,適當降低運營速度,以利于增加安全冗余,改進技術和管理,積累安全管理經驗。
會議還指出,對已經批準但尚未開工的鐵路建設項目,要重新組織系統的安全評估。暫停審批新的鐵路建設項目,并對已受理的項目進行深入論證,合理確定項目的技術標準、建設方案。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是對‘7·23’溫州動車事故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此前高鐵‘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糾正。高鐵的降速,將為運行留出更多的安全冗余。”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高速鐵路的“降速”并不是簡單理解上的降低速度,降速包括很多配套的信號、標準等一系列的軟硬件的調整,如果協調不好,降速可能會導致更不安全的情況。
據鐵道部發布的消息,在運行速度方面,將作這樣的調整: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按時速300公里開行;設計最高時速250公里的高鐵,按時速200公里開行;既有線提速到時速200公里的線路,按時速160公里開行。此外,速度下調的列車,票價也做適當下浮。
運營成本亦獲降低
鐵道部曾經對全國鐵路進行過7次大提速,有超過6000公里的鐵路干線實施了提速。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4月。
隨著京津、武廣、滬寧、滬杭、京滬等高鐵的開通,時速350公里和時速250公里的速度等級成為客運專線的普遍運營時速。而京滬高鐵在開通前的設計時速曾達到380公里。
“從運營角度講,高鐵的降速對運營成本將有比較大幅度的降低。”南車集團一位工程師告訴本報記者,“因為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車輛也需要更多的牽引力。粗略算下來,時速350公里的車輛行駛所用的電量是時速300公里行駛時的3倍。”
事實上,隨著盛光祖今年2月底出任鐵道部部長,高鐵的運營速度已經有所調整。盛光祖上任后的第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采取安全措施,讓高鐵降速,以進一步增加高鐵的安全性。
7月1日鐵道部的調圖顯示,京滬高鐵、鄭西高鐵和武廣高鐵這幾條線路已從原先350公里的運行速度降了下來,改為時速控制在300公里以內,并且采取300公里和250公里兩種時速混跑的狀態。而京津、滬杭、滬寧等客運專線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前仍維持原先的速度。
“有充分權威的檢查組”
在高鐵建設方面,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雖提出將暫停審批新的鐵路建設項目,但會議同時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地繼續發展高速鐵路。
盛光祖在昨日答新華社記者問時表示,對于在建的高鐵項目,鐵道部正在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是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組織,嚴格禁止建設項目趕工期,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嚴格工程驗收。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強調要開展高速鐵路及其在建項目安全大檢查。成立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牽頭、有關部門和各方面專家參加的、有充分權威的國務院檢查組,重點檢查安全生產制度和責任制落實情況,設備質量和運營安全保障情況,在建項目設計、質量和安全情況,職工教育培訓和關鍵崗位人員合格上崗情況。
這次徹查最先反映在供應商層面的是中國北車。
8月9日,中國北車發出公告稱,由于該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公司生產的CRH380BL型動車組故障發生頻率,高于唐山軌道客車公司所生產的同型車,鐵道部要求暫停這種車型的出廠。
目前,長客股份今年交付計劃中尚有17大列CRH380BL型動車組未予交付,所涉合同金額約為67億元人民幣。
昨日,國務院亦調整、充實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和專家組名單。調整后的調查組和專家組共有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6人。另有4名大學教授也加入了調查組。變動后的調查組成員中沒有鐵道部人員。
本報記者從全國多個鐵路局了解到,目前各鐵路局正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安全大檢查。
8月4日的“全路運輸安全電視電話會議”上,鐵道部安全監察司表示,已成立3個安全督察組,分片、分線對全路18個鐵路局(公司)進行檢查督導。督查組還負責匯總47個專業檢查組工作的開展情況和發現的主要問題及重點安全問題、事故責任追究情況。
本報記者從武漢鐵路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督查組已經下到各個鐵路局,開始督查工作。
而北京鐵路局也于7日召開“運輸安全緊急電視電話會議”,會上提出:針對道岔、接觸網、動車組牽引等慣性故障將組織技術攻關;著力提升供電和動車組設備質量;加強ATP、LKJ等控車數據管理;加強線橋設備檢查,尤其是加強沉降地段沉降觀測和防災系統檢修;研究細化惡劣天氣條件下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調度員和動車組司機的素質,強化應急處置能力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巨大的爭議聲中,中國高鐵的疾馳放慢了下來。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開展高速鐵路及其在建項目安全大檢查,適當降低新建高速鐵路運營初期的速度,對擬建鐵路項目重新組織安全評估。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決定或許成為中國高鐵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轉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比此次降速與2007年4月第六次鐵路大提速后的鐵路運行時速,發現除京津、武廣、滬寧、滬杭、京滬等高鐵線路把時速降低到300公里外,其他線路均已基本回到了4年前的運行時速——200公里或低于200公里。
增加安全冗余
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適當降低新建高速鐵路運營初期的速度。要根據不同線路的實際情況,科學評估,適當降低運營速度,以利于增加安全冗余,改進技術和管理,積累安全管理經驗。
會議還指出,對已經批準但尚未開工的鐵路建設項目,要重新組織系統的安全評估。暫停審批新的鐵路建設項目,并對已受理的項目進行深入論證,合理確定項目的技術標準、建設方案。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是對‘7·23’溫州動車事故的一個總結,也是對此前高鐵‘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糾正。高鐵的降速,將為運行留出更多的安全冗余。”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高速鐵路的“降速”并不是簡單理解上的降低速度,降速包括很多配套的信號、標準等一系列的軟硬件的調整,如果協調不好,降速可能會導致更不安全的情況。
據鐵道部發布的消息,在運行速度方面,將作這樣的調整: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按時速300公里開行;設計最高時速250公里的高鐵,按時速200公里開行;既有線提速到時速200公里的線路,按時速160公里開行。此外,速度下調的列車,票價也做適當下浮。
運營成本亦獲降低
鐵道部曾經對全國鐵路進行過7次大提速,有超過6000公里的鐵路干線實施了提速。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4月。
隨著京津、武廣、滬寧、滬杭、京滬等高鐵的開通,時速350公里和時速250公里的速度等級成為客運專線的普遍運營時速。而京滬高鐵在開通前的設計時速曾達到380公里。
“從運營角度講,高鐵的降速對運營成本將有比較大幅度的降低。”南車集團一位工程師告訴本報記者,“因為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車輛也需要更多的牽引力。粗略算下來,時速350公里的車輛行駛所用的電量是時速300公里行駛時的3倍。”
事實上,隨著盛光祖今年2月底出任鐵道部部長,高鐵的運營速度已經有所調整。盛光祖上任后的第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采取安全措施,讓高鐵降速,以進一步增加高鐵的安全性。
7月1日鐵道部的調圖顯示,京滬高鐵、鄭西高鐵和武廣高鐵這幾條線路已從原先350公里的運行速度降了下來,改為時速控制在300公里以內,并且采取300公里和250公里兩種時速混跑的狀態。而京津、滬杭、滬寧等客運專線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前仍維持原先的速度。
“有充分權威的檢查組”
在高鐵建設方面,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雖提出將暫停審批新的鐵路建設項目,但會議同時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地繼續發展高速鐵路。
盛光祖在昨日答新華社記者問時表示,對于在建的高鐵項目,鐵道部正在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是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組織,嚴格禁止建設項目趕工期,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嚴格工程驗收。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強調要開展高速鐵路及其在建項目安全大檢查。成立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牽頭、有關部門和各方面專家參加的、有充分權威的國務院檢查組,重點檢查安全生產制度和責任制落實情況,設備質量和運營安全保障情況,在建項目設計、質量和安全情況,職工教育培訓和關鍵崗位人員合格上崗情況。
這次徹查最先反映在供應商層面的是中國北車。
8月9日,中國北車發出公告稱,由于該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公司生產的CRH380BL型動車組故障發生頻率,高于唐山軌道客車公司所生產的同型車,鐵道部要求暫停這種車型的出廠。
目前,長客股份今年交付計劃中尚有17大列CRH380BL型動車組未予交付,所涉合同金額約為67億元人民幣。
昨日,國務院亦調整、充實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和專家組名單。調整后的調查組和專家組共有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6人。另有4名大學教授也加入了調查組。變動后的調查組成員中沒有鐵道部人員。
本報記者從全國多個鐵路局了解到,目前各鐵路局正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安全大檢查。
8月4日的“全路運輸安全電視電話會議”上,鐵道部安全監察司表示,已成立3個安全督察組,分片、分線對全路18個鐵路局(公司)進行檢查督導。督查組還負責匯總47個專業檢查組工作的開展情況和發現的主要問題及重點安全問題、事故責任追究情況。
本報記者從武漢鐵路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督查組已經下到各個鐵路局,開始督查工作。
而北京鐵路局也于7日召開“運輸安全緊急電視電話會議”,會上提出:針對道岔、接觸網、動車組牽引等慣性故障將組織技術攻關;著力提升供電和動車組設備質量;加強ATP、LKJ等控車數據管理;加強線橋設備檢查,尤其是加強沉降地段沉降觀測和防災系統檢修;研究細化惡劣天氣條件下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調度員和動車組司機的素質,強化應急處置能力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