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年內最大規模土地拍賣爆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沒有最冷,只有更冷。在各種不同想法的期待中,武漢本年度最大規模的土地拍賣,被延遲半月后,終于開錘。與市場預期無異,昨日(12月13日),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大廳一改往日競拍現場的火熱局…
沒有最冷,只有更冷。在各種不同想法的期待中,武漢本年度最大規模的土地拍賣,被延遲半月后,終于開錘。
與市場預期無異,昨日(12月13日),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大廳一改往日競拍現場的火熱局面,在公證員公布最高有效報價后,土地拍賣會冷清開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競拍現場看到,盡管一再延期蓄勢,但現場一開始就表現冷清,并延續到整場活動的結束。一個所謂的“高潮”出現在上午10點49分,一塊標注為P(2011)162號,位于漢陽的地塊的爭奪中有兩家企業報名參與競價,但僅一分鐘后,“一家領牌,另一家棄權”。下午三點開始的拍賣現場更是冷清,僅用時20分鐘就結束了全部土地的成交。
根據原計劃,應有33宗地塊在昨日的拍賣會上被推向市場,但最終只有20塊土地被出讓,其余地塊未能如期上市。一個讓全場人唏噓的現象是,所有土地均未能進入競拍流程,悉數以底價成交。一宗樓面地價2400元/平方米的限價地塊被湖北本土地產大鱷福星惠譽摘取,成為全場唯一的“看點”。
面對如此冷清的場面,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研究副總監李國政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武漢市年初定下的9萬多畝的供地任務恐難完成,“去年同月份,武漢土地成交量差不多在6000畝,預計今年的土地出讓面積和金額都要下降25%~30%左右。”
另一方面,盡管土地出讓方用心良苦,但開發商們最終未能表現出政府所期望的積極。在昨日的土地競拍現場,除了福星惠譽這一家規模尚可的湖北本土地產企業外,其余業內大佬悉數缺席。對此,上述分析人士透露稱,“萬科、保利等現在主要都是拿城中村改造地,而招商、中海等則都選擇協議后再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