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高壓”態勢不變 房價或現全國普降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開保障房建設現場座談會并講話。李克強指出,在房地產市場調控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關鍵時期,要堅持實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召開保障房建設現場座談會并講話。李克強指出,在房地產市場調控已取得一定成效的關鍵時期,要堅持實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他同時強調,建設保障房,有利于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助推城鎮化,這會釋放出巨大的消費和投資潛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明年不僅要努力完成今年的保障房結轉項目,各地還要新開工相當數量的保障房。同時繼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
業界人士認為,最近一段時間,高層頻頻就推進房地產市場調控進行表態,表明中央繼續推進調控的決心很大。而隨著調控的穩步推進,房價下行壓力將進一步加大,未來房價很可能出現全國普降的局面。
自今年3月以來,隨著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的深入執行,以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為代表,部分區域房價紛紛下探,調控效果初步顯現。據中房信集團統計,2011年3月至10月,上海總計約有55個房地產項目進行降價促銷,占上海市在售項目的比例約為15%。從均價來看,上海房價9月開始出現環比下降。到11月份,上海降價樓盤數量明顯增加,房價正式步入下降通道。
中原地產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各地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成交依舊維持低位。8個重點城市的新房成交量較今年均值減少10%。5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降7%,較前4周均值減少29%。
在開發商極度悲觀的情況下,其拿地熱情低迷,并導致全國土地市場趨冷。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11月前三周,13個城市居住用地出讓流標率高達48%。截至11月20日,全國15個一、二線城市住宅地塊減少出讓5000公頃,總出讓金減少過千億元。
頻頻出現的土地流標無疑將對今年各地土地出讓計劃的完成以及地方財政產生影響。在此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開始有所行動。比如,杭州經濟開發區近期出臺文件,提出對在經濟開發區企業員工首套購房發放補貼;重慶重提購房退稅,強調對首次置業補貼;北京下調土地競買保證金并放寬交款時限,并放松土地出讓中關于保障房的配建條件等。
根據本報記者調查,杭州市政府近期協調國資控股房地產企業入市拿地,甚至牽線地方銀行對現金不足的國企進行“輸血”。10月以來,杭州三大國資企業杭州新天地集團、杭州市城建開發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地鐵置業有限公司紛紛出手拿地,土地出讓金總額高達59.39億元,占杭州主城區1月至11月賣地總收入的近1/5.
不過,目前地方政府的松綁基本上沒有觸碰限購與限貸的調控紅線。地方政府都是在土地出讓、房源解禁、資格放寬等具體環節進行局部放松,以期促進樓市交易回升。對于限購和限貸等調控政策,地方政府基本仍在嚴格執行。
中房信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于丹丹介紹,隨著樓市調控的穩步推進,樓市下行周期將長期持續。預計2012年上海房價將較2009年最高點回落20%至30%。“隨著保障房項目紛紛入市,以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繼續,房地產業內對市場的普遍預期是,房價很可能出現全國普降的局面。”于丹丹稱。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