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遭遇低成交高庫存雙重壓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金九不再,銀十難期,房地產市場正在下降通道中掙扎。中國指數研究院昨天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被監測的35個城市中,20個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2個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重點城…
金九不再,銀十難期,房地產市場正在下降通道中掙扎。中國指數研究院昨天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被監測的35個城市中,20個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2個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重點城市中,僅武漢同比上漲,其余城市成交量皆同比下跌,且大多數城市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業內人士指出,北京等城市樓市正承受著低成交、高庫存的雙重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可能繼續降價,以便“以價換量”。
一線城市樓市成交大幅下滑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交易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出臺的樓市限購令導致市場觀望情緒進一步加強,9月樓市成交低迷。上周(9月12-18日)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下跌的超過一半,土地市場也再現低迷,土地供應量出現大幅下降。
“自7月份國務院提出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要采取必要的限購措施以來,浙江衢州、臺州先后出臺限購令,遼寧丹東亦有限價政策出臺。限購令疑云加重了市場觀望情緒,9月樓市成交低迷。”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說。
據統計,在被監測的35個城市中,20個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2個城市跌幅在30%以上,其中,深圳僅成交285套,跌幅最大,達到66%,是今年第7周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北京、長沙、杭州等城市樓市成交同比跌幅也超過50%。不少城市在經過9月初中秋假期的刺激小幅回升后,交易量在上周再次出現下探。
對此,廣發證券分析報告指出,“我們監測的33個重點城市,近七成城市樓市成交量環比出現下跌,總體成交量環比下跌17.2%,連續兩周下降。五大區域成交量環比全部下跌,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跌幅較大,均超過20%。”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還指出,土地市場也再現低迷,上周土地供應大幅下降。
據統計,上周被監測的2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土地197宗,較前一周減少63宗,推出土地面積760萬平方米,較前一周減少376萬平方米,降幅近50%。上周成交土地81宗,較前一周增加6宗;成交土地380萬平方米,較前一周增加57萬平方米。
需要指出的是,上周住宅用地的推出量和成交量都出現下滑。特別是推出量,上周共推出土地280萬平方米,比前一周減少近一半。
高庫存施壓樓市
高庫存量則是壓在樓市上的另一座“大山”。據廣發證券統計,目前11個重點城市的樓市存貨總量已經從7月上旬的63.4萬套,攀升至目前的82.7萬套,同比增長75.7%,創2010年以來新高。據悉,目前存銷比最長的城市——大連已經達到38個月,緊隨其后的重慶和杭州,也分別達到23個月、19個月。
“9月前18天,北京商品房住宅簽約套數為2591套,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為3959套,均創下最近三年來的最低(除今年2月因為春節及網簽雙重影響外)。”北京中原地產張大偉告訴記者,今年9月以來北京樓市的成交量,比去年及前年同期均有大幅下調,成交量甚至不足2009年9月同期的1/4,同比下跌幅度達到74.4%。
對此,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告訴記者,截至9月18日,北京商品住宅庫存達到112700套,達到兩年半以來最高值。
“這比今年年內最低庫存高出20086套,比去年同期增長17.1%。低成交和高庫存的雙重壓力將持續一段時間。”張月預測,進入10月份后,北京商品房庫存量很可能超過12萬套。
目前,“北京樓市降價趨勢已經從遠郊區縣向城市核心區蔓延,但是四環內出現較明顯降價的房源并不普遍,房價依然堅挺。”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院長陳亮說。
“依舊堅挺的房價成為阻礙目前樓市成交回暖的最大障礙。”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向記者表示,雖然限購、限貸造成需求萎縮,但購房需求依然存在,房價下跌已然成為購房人普遍心理預期,所以只有房價回落到多數購房人的心理預期之內,樓市成交量才有望回暖。
“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城市總體房價處于僵持狀態,部分城市外圍市場出現松動。隨著樓市供應的快速上升,加上需求端受貨幣政策、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預期等多種因素影響難以放量,房價很可能在四季度出現松動。”廣發證券在有關報告中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保障房采購信息平臺推出 下一篇:中央投資11.9億元支持我省水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