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救市”應營造公平環境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當前煤炭市場的低迷是大環境決定的,在全國煤炭供求整體失衡的大背景下,政府不可能真正救得了煤市。筆者認為,對于各級政府來說,只需要做到以下四點,其他的交給市場來解決。 一是提…
當前煤炭市場的低迷是大環境決定的,在全國煤炭供求整體失衡的大背景下,政府不可能真正救得了煤市。筆者認為,對于各級政府來說,只需要做到以下四點,其他的交給市場來解決。
一是提高煤炭領域各環節工作透明度,為各市場主體創造一個公平的市撤境。當前煤炭領域各環節工作透明度仍然不高,比如有的企業各方面條件均符合,但就是不能及時申領到所需的相關證件,而辦理機構又不能給出適當理由,這無疑給部分企業正常運營帶來阻力,導致其不能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當前,煤炭行業陷入了低谷,各企業經營壓力都很大,作為行業管理者,如果能提高各環節工作的透明度,創造一個公平的市撤境,必然會有助于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
二是加大煤炭領域的反腐敗工作,降低煤炭企業的隱性成本。煤炭領域的腐敗問題根深蒂固,煤炭市場繁榮時,煤焦領域的部分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權利,制造了不少尋租機會。現在煤炭企業經營遭遇困境,煤炭企業經營者對煤焦領域的腐敗問題深惡痛絕,此時反腐敗的阻力勢必會相對小一點,將能為未來煤炭行業發展清除一點障礙,為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矗
三是取消一些附加在煤炭上的政策性收費,減輕當地煤炭企業負擔。地方政府強加在煤炭企業身上的各種稅費名目眾多,推高煤炭成本、削弱企業競爭力。如果地方政府能夠借機清理各種附加在煤炭企業身上的各種收費,必然會有助于提升煤企的市場競爭力。
四是避免對煤炭企業經營進行直接干預。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煤炭主產區地方管理者也很著急,有些地方的主管部門為了能夠幫助行業走出低谷,通過行政安排的方式要求部分煤炭企業整合另外一部分中小煤礦。目前企業盈利能力下降,未來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大,為了降低市場風險,有一部分企業其實是不愿意參與整合的。企業作為直接的市場參與者,他們對市場的體會更深也更準,政府管理者應該盡量避免對企業經營進行直接干預,讓企業更好地依據自身判斷來進行經營決策,以降低市場風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山東能源:從賣煤炭到賣方案 下一篇:鋼價反彈或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