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稀土價格應回歸到合理水平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去年稀土價格高得有點離譜,但原來的價格又確實偏低了,我們認為稀土價格應回歸到合理水平,但肯定會漲一點。昨日(24日)上午,鋼鐵研究總院功能所磁性材料基礎研究室主任朱明剛對《第一財經…
“去年稀土價格高得有點離譜,但原來的價格又確實偏低了,我們認為稀土價格應回歸到合理水平,但肯定會漲一點。”昨日(24日)上午,鋼鐵研究總院功能所磁性材料基礎研究室主任朱明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在中國科協舉辦的“第十四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稀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活動上,朱明剛對記者說,近年來稀土波動較大,行業專家都認為不應該漲得那么高,這里面可能有一些炒作的因素。我們認為應該比去年的價格再低一點,比過去的價格要高一點。
朱明剛同時是國家科技部、工信部稀土專項“十二五”規劃編寫組成員。
據介紹,長期以來,我國對稀土采取開放生產、開放供應政策,這是導致稀土價格下跌和貿易爭端不斷的主要原因。2005年,中國的稀土產量曾達到全世界的96%,出口量也達到60%以上。但稀土的定價權卻并不掌握在中國企業手里。與1998年相比,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了10倍,但價格卻降低了36%。
朱明剛說,稀土價格不能太高,是因為它牽扯到行業的應用,如風力發電,一個1.5兆瓦的風力發電機大約用一噸的磁鐵,如果按稀土價格最高時計算,僅釹鐵硼磁體就達到了50-60萬元,而一臺風力發電機按80-90萬元計算,廠商的利潤空間就沒有了。“因此,釹鐵硼價格如果過高,對風電產業實際上是個打擊。”他說。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也對記者表示,“稀土價格應該有個很好的價格形成機制。”他說,我國稀土價格過去確實低了,出于環保、資源等方面的考慮,價格合理回升是必然的,這種價格既能夠保證環境治理、資源補償,又能形成上中下游產業的良性、協調發展。
根據去年5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用1-2年時間,建立起規范有序的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市場流通秩序。
在價格方面,該意見也提出,要“大幅提高稀土資源稅征收標準,抑制資源開采暴利。改革稀土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大政策調控力度,逐步實現稀土價值和價格的統一”。
今年4月8日,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在京掛牌成立。據介紹,該行業協會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推動稀土行業形成合理的價格機制,營造一個健康、共贏的環境。
在回答記者有關美日歐已經開展對中國稀土問題的訴訟時,張安文認為,“這是他們的事,中國可以完全不予理睬”。
他解釋說,“我們3位專家(包括中國稀土學會發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衛東和朱明剛)都認為,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向全球提供了大量的、廉價的稀土,西方國家用這樣廉價的稀土去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甚至高科技的產品和國防軍工的產品,非但沒有一個謝字,反而和我們法庭相見,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覺得心里很不平衡。”
張安文對記者說,事實上,很多國家自己也有稀土礦藏,“你自己不開采,卻要求中國長期的、廉價的提供,好處都是你們的,這太不講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