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年轻丰满的继牳4伦理

#
客服熱線:0311-85395669
資訊電話: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電話:
0311-85395669
指標

本鋼北營新1#高爐特護期間調整裝料制度降低燃耗的實踐

來源:2019年第七屆煉鐵對標、節能降本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瀏覽:|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本鋼北營新1#高爐特護期間調整裝料制度降低燃耗的實踐黃波(北營煉鐵廠新1#高爐作業區 本溪市117000) 摘要:本文詳述了本鋼北營新1#高爐特護后采取長期堵風口、降低富氧率、提高爐溫及配加…

本鋼北營新1#高爐特護期間調整裝料制度降低燃耗的實踐

黃波

(北營煉鐵廠新1#高爐作業區 本溪市117000)

摘要:本文詳述了本鋼北營新1#高爐特護后采取長期堵風口、降低富氧率、提高爐溫及配加釩鈦礦等護爐措施造成燃料比大幅上升時,以降低燃料比為目標,對調整布料矩陣過程及效果進行了總結。通過對控制冶煉強度后送風制度及熱制度的改變及氣流分布前后變化的對比進行系統分析,探索相應的布料矩陣,以爐況穩定,降低燃耗為最終目標,通過近一個月的摸索,確定了護爐時期上下部相適應的裝料制度,燃料比由585Kg/t降到了565Kg/t,實現了高爐特護期間爐況穩定,降低燃料比的預期目標。

關鍵詞:高爐特護、燃料比

1.概述高爐特護情況

本鋼北營新1#高爐是由中冶京城設計,有效容積3200m3,共設有4個鐵口,32個風口,爐缸結構型式為進口大塊碳磚(爐缸關鍵部位)+國產大炭塊(爐底、爐缸上部)+國產陶瓷杯形式。爐底、爐缸耐材結構設計方案為爐底水冷封板上第1層為滿鋪國產高導熱石墨炭塊,第2層為半石墨碳磚,第34層國產微孔碳磚,第5層即爐底最上面一層碳磚為引進SGL大塊超微孔炭磚(9RD-N),爐底共砌5層大塊炭磚,厚度2100mm。滿鋪炭磚的頂面設置二層剛玉莫來石質小塊砌筑的陶瓷墊,高度為800mm爐缸異常侵蝕區和爐缸中下部引進SGL超微孔炭磚9RD-N(10)爐缸上部環砌4層國產大塊微孔炭磚。死鐵層和鐵口區域的炭磚局部加厚,爐缸炭磚內側砌小塊剛玉質陶瓷杯砌筑。爐底冷卻水管中心線以上至爐底密封板間以及封板上部的找平層采用導熱性能好、便于施工優質碳素搗料,冷卻水管中心線以下采用CN130澆注料。爐底爐缸部位光面灰鑄鐵冷卻壁冷卻壁與大塊炭磚之間留有80mm填料縫,其間充填導熱率與大塊炭磚相近的炭素填料。

1#高爐自2017年10月31日爐缸第2段45#冷卻壁與3段42#之間的TE-171002點熱電偶溫度達到997℃,爐缸的TE-090603點也達到849℃。自2018年2月13日集團公司成立了特護小組,制定了特護方案。為確保新1#高爐安全穩定運行和檢修的科學合理,邀請了國內部分鋼鐵企業和大專院校、設計院的煉鐵專家,于4月26日對北營新1#高爐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現場調查和座談,對爐缸侵蝕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制定了護爐措施如下:。

1.第一個侵蝕原因,鐵口區域炭磚加厚,局部存在“渦流”現象,爐缸內鐵水環流造成局部侵蝕加劇,局部存在異常侵蝕。

2.第二個原因是炭磚冷面與冷卻壁之間有間隙,水蒸氣進入后,耐材老化,導熱系數急速降低,造成熱負荷波動,致使炭磚受到侵蝕。

3.侵蝕嚴重區域的局部炭磚殘余厚度估算在430mm-600mm,按照預警、警戒、危險三個階段劃分,已經達到危險階段,應該進行大修。

4.改善現場環境,增加視頻監控與照明,要做到全方位監控,不留死角,增加重點區域單支單塊冷卻壁與冷卻強度監測,可以考慮改開路高壓水,加強冷卻,同時增加2段、3段冷卻壁的溫度監控密度。

5.鐵水含鈦低,鈦負荷要達到7~8㎏,含鈦0.12-0.15%。

6.中心焦過多,煤氣利用只有42%,為了減少環流,可以縮小風口面積,增加風量使用,提高鼓風動能,并改善中心焦焦炭粒級;

7.加強水質與水壓的管理,水質要增加檢測,提高水速與水壓,可將供水泵改“3用0備”,對漏水風口要及時更換,爐缸排水孔也要及時排水。

8.加強對鉀、鈉、鋅等有害元素的檢測與控制,可以考慮購買承德球團礦,或在球團礦中直接配加鈦粉。

9.產量的安排要以安全為基礎,應減產三分之一左右。

2.布料矩陣調整前高爐各參數及燃耗情況

2018215起,北營新1#高爐開始特護生產,高爐冶煉強度大幅度下降,通過長期堵TE-171002點熱電偶上方對應的30#、31#風口,減少富氧量、配加釩鈦礦等護爐措施,有效的制止了爐缸耐火材料的進一步侵蝕,TE-171002點熱電偶溫度下降并穩定在相對安全的一個箱體內波動,同時產量大幅下降,燃耗上升,相比正常生產時燃料比上升近30kg/t.Fe,高爐參數及燃料比具體情況見表1。鑒于此,2019年2月起,本鋼集團北營公司決定成立由北營煉鐵廠廠長擔任組長的降耗攻關小組,對新1#高爐特護狀態下進行降燃料比攻關工作。

12018年4月-2019年1月布料矩陣調整前高爐參數及指標

日期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風量

5103.8

5234.4

5314.5

5302.7

5282.2

5054.1

5122.1

5179.7

5251.5

5153.2

氧量

3991

6554

7007

7689

14407

13843

14951

5960

6736

6867

實際風速

257.4

256.9

260.3

259.2

256.9

260.7

256.9

254.1

254.4

251.4

熱風壓力

350.6

359.6

365.1

365.6

360

345.6

350.3

361.2

365

364.1

爐頂壓力

199.3

204.7

205.4

209.8

206.9

194.4

201

208.2

212.3

209.8

全壓差

151.3

154.9

159.7

155.8

153

151.2

149.3

153

152.7

154.2

爐頂溫度

217.5

211.2

222.1

223.8

207.2

227

198.4

220.9

218.1

215.7

ηco

45.3

45.2

45.7

45.8

47.1

47

47.2

45

45.4

45

產量

5789.6

6459.3

6621.8

6804.3

7083.6

6175.6

6978.8

6377.6

6682.6

6432.5

燃料比

576.6

566.9

570.9

565.2

559.7

579.3

568

583.3

573.6

575.6

3.布料矩陣調整過程及效果

新1#爐原布料矩陣為,2019年1月23日,新1#爐計劃檢修20小時,檢修時觀察料面,料面整體圓周截面均勻,邊緣爐料局部有塌陷,焦炭平臺窄,約1.2m左右,中心漏斗小,對此進行了客觀分析,此料面形狀因休風時為檢修噴補爐頂錐段內襯項目而進行了壓料作業所形成,與生產時料面形狀有很大差異。生產時,爐喉十字測溫邊緣溫度長期在38℃左右,中心溫度在900℃以上,圓周大部分風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曲損現象明顯,高爐順行尚可,燃料比居高不下,長期在580Kg/t.Fe以上,根據上述情況,初步判斷邊緣負荷過重,確定調整布料矩陣方向,保持合理的中心氣流,適當的疏導邊緣氣流。具體調整過程及爐況變化情況見下表2。其間,2月13日到2月25日,因焦化廠二焦設備故障及三焦定檢定修,焦炭供應不穩定,以焦化廠實際生產情況每天做動態平衡,主要影響為二焦化焦炭和三焦化焦炭來回轉換,二焦化的干熄焦階段性混入水熄焦。

這是本鋼北營新1#高爐特護期間因采取護爐措施改變了送風制度而進行的一次相應的裝料制度調整探索,只是一個調整方向的選擇、確定,調整中,下部送風制度是基礎,上部裝料制度調整是對下部送風制度的彌補或補充下部制度變化的不足,滿足生產需要,提高煤氣的利用率。要形成一種穩定的操作制度,還需要時間去修正,調整過程中遇到了焦炭質量變化和性能不穩定等因素的干擾,對爐況變化的判斷形成一些負面作用,經過認真全面的分析,最終確定了正確的調整思路,實現了降低燃料比的預期目標。2019年2月高爐參數及指標見表3。

2:布料調整過程及爐況變化

調整時間

調整情況

高爐現象

效果

采取措施

原因分析

2019.2.01-2019.2.02

邊緣焦分別加0.5圈

風壓波動頻次增加,滑料,加風困難,加減風次數增加,風量不穩定,風量5000m3/min左右

燃料比由585降到了550

中心焦加至5圈

邊緣氣流增加且不穩定,分布不均勻

2019.2.6

中心焦加至5圈

風量可占上5100m3/min,風壓波動幅度減小,波動頻次不減,壓差上升,料柱透氣性變差,仍時有小滑料

燃料比保持550-555之間

分三次加料共3噸,礦批由72t75t以期穩定邊緣作用

中心邊緣焦量同時增加后改變了焦窗布局,氣流分布改變過程中,料柱透氣性變差,保持中心氣流利于風量的恢復

2019.2.11-2019.2.13

分三次加料共3噸,礦批由72t75t以期穩定邊緣作用

風量萎縮4950m3/min,風壓穩定性增加,滑料減少,13日出現塌料至4.0m

燃料比保持547左右

礦批減回,由75t→72t,中心焦加至5.5

邊緣氣流得到一定的抑制,增加批重有利于氣流的穩定,但料柱透氣性并未得到改善,焦炭性質和質量不穩定

2019.2.14

礦批減回,由75t→72t,中心焦加至5.5

風量可加回5100m3/min,偏料:1#尺較另兩尺深0.5m,十字測溫邊緣溫度090方位升高波動大

燃料比上升到575左右

控制風量至5000m3/min,增加焦炭負荷

礦批小,負荷輕,邊緣氣流不穩定,風量小,爐況穩定性尚可,加風即可能出現邊緣局部氣流,引起滑料、塌料

2019.2.21

加礦批至73t,減焦批17.2t→16.9t

風量漸加至5150m3/min,壓力壓差平穩,爐料下降順暢

燃料比保持570-575之間

逐步增加礦批,增加焦炭負荷,并取消次中心焦炭

進一步穩定煤氣流,提高煤氣利用率

2019.2.26-2019.3.01

礦批加至78t,加焦批16.9t→17.5t,并取消30.5度上的1圈焦炭

風量穩定在5200m3/min左右,壓力壓差穩定,爐況順行良好

燃料比保持在565左右

 

3:2019年2月布料矩陣調整前高爐參數及指標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風量

5064

5067

4880

4995

4834

4938

4996

5017

4910

5033

氧量

6007

6003

4912

4838

6005

6010

6007

6002

6005

6002

實際風速

256

255

259

256

240

242

253

252

245

252

熱風壓力

362

363

342

354

363

364

355

356

358

358

爐頂壓力

210

210

196

198

199

201

200

200

200

200

全壓差

152

152

133

156

164

163

155

156

158

158

爐頂溫度

240

223

209

213

219

192

212

192

224

181

ηco

46.31

45.25

44.77

44.61

43.94

46.23

46.99

46.62

46.68

46.75

產量

6252.3

6154.5

5401.4

5796.4

5865.1

6151.0

6416.5

6364.9

6141.3

6668.8

燃料比

589.6

579.5

582.3

587.3

568.6

551.1

557.6

558.9

557.9

548.4

時間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風量

5026

5002

5035

4952

4992

5052

4981

5036

4975

5034

氧量

6003

6003

6005

6007

6007

6005

6007

6003

6004

6005

實際風速

249

252

252

248

249

255

253

251

254

253

熱風壓力

365

357

362

356

359

359

353

359

348

356

爐頂壓力

203

205

207

198

206

206

205

208

201

206

全壓差

162

152

155

157

153

153

148

152

147

150

爐頂溫度

176

201

182

182

192

199

212

196

204

224

ηco

47.09

46.45

46.30

46.98

46.21

44.55

44.66

45.63

44.87

44.57

產量

6547.3

6504.7

6504.9

6381.8

6500.9

6590.3

6247.2

6242.9

6190.7

6256.0

燃料比

553.9

553.2

547.1

543.2

541.2

555.3

572.7

565.7

562.3

565.2

時間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風量

5129

5127

5144

5167

5171

5170

5178

5168

氧量

6004

6010

6008

6006

6006

6006

6000

6000

實際風速

250

250

254

254

257

251

255

253

熱風壓力

363

363

359

364

362

368

370

364

爐頂壓力

210

209

209

212

215

215

215

215

全壓差

153

154

150

152

147

153

155

149

爐頂溫度

213

216

220

230

221

213

212

216

ηco

45.96

46.27

45.01

45.10

45.35

45.57

45.36

45.57

產量

6436.0

6583.0

6365.0

6408.5

6545.2

6589.6

6567.8

6565.8

燃料比

554.5

550.3

557.2

550.3

547.0

562.4

566.1

563.2

4.總結

1、料制調整的實質是尋求爐料透氣性與煤氣利用的平衡點,中心發展型高爐在疏松邊緣氣流時應先尋求邊緣和中心兩道氣流作為過渡,使煤氣流由中心向邊緣橫向移動過程中,煤氣流邊緣和中心氣流存在合適的差距,既不能過分均勻也不能過分集中,中心加焦高爐可采取增加外環焦量的同時調整中心焦量,保持原中心焦量不變的方法。調整方向與調整量是否合理,其效果表現于煤氣利用率的高低變化及穩定與否,結合熱風壓力、壓差升降及是否穩定,爐料下降順暢與否綜合判斷,壓力壓差穩定表明氣流穩定,壓力壓差高低表明氣流分布的差別程度。料制調整要結合送風制度,使二者相匹配,即上下部相結合調整,使煤氣流滿足三個條件,即煤氣流要有通路,分布要有適當差別,分布不能過于均勻或差別過大。

2、調整料制要以原燃料質量為基礎,料制應以適應原料條件為原則,因地域及各企業狀況不同有不同性質和質量的原燃料,對高爐冶煉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一點各煉鐵廠無法統一,但在管理上我們要做到原燃料性質和質量的穩定。這次調整料制過程中,因焦化廠設備原因導致調整初期焦炭供應不穩定,頻繁改變一焦、二焦、三焦供給量,給調整料制時爐況變化原因的準確判斷帶來較大干擾,使料制調整進程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尋求一種新的操作制度探索過程中,我們應先做好外圍條件的保障工作,力求在一定時間內有一個穩定的原燃料條件下開展。

3、料制的調整到形成一種常用的操作制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是一個操作爐型的改變。調整料制時下部調劑是基礎,直接決定了初始煤氣流的分布,即初始邊緣煤氣流發展或初始中心氣流發展,料制調整是對下部調劑的促進和抑制作用,彌補或補充下部調劑的不足,滿足生產需要,提高煤氣的利用率。無論哪種初始煤氣流,選擇不同的裝料制度,即發展邊緣的料制,發展中心的料制,邊緣和中心兩道氣流的料制,都可以找到一個能夠保證爐況順行的操作參數,調整過程中要以保證爐況順行為前提,每一步調整應先找出對應的爐況順行的操作參數,針對每一步調整觀察高爐參數變化情況,對變化進行準確詳盡分析,而制定下一步措施,最終形成一種制度,實現我們降耗的目標。這次調整過程中,我們通過休風時對料面的觀察,風口狀態的表現以及爐內操作參數的分析和生產指標情況,先確定的疏導邊緣氣流的調整方向,通過調整布料矩陣焦量分布,實現煤氣流穩步地由中心向邊緣的橫移,并形成合理的分布,將燃料比由585Kg/t.Fe降到了565Kg/t.Fe,實現的我們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劉云彩. 高爐布料規律3版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1

[2]周傳典. 高爐煉鐵生產技術手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2.8

作者簡介:

黃波(1977-,男,助理工程師,1999年畢業于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煉鐵專業,現從事煉鐵生產運行管理

上一篇:舞鋼提高煤比生產實踐及大噴煤下煤粉燃燒效率評估
下一篇:淺析板坯微裂紋原因分析及控制
分享到:
[騰訊]
關鍵字:無

冶金技術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市| 满洲里市| 益阳市| 安吉县| 上栗县| 闸北区| 祁连县| 临湘市| 梨树县| 板桥市| 台东县| 临湘市| 西宁市| 海城市| 高邮市| 西充县| 库尔勒市| 同仁县| 宜川县| 永登县| 拉萨市| 确山县| 金堂县| 锦屏县| 郴州市| 枣强县| 临澧县| 嵊泗县| 汉源县| 普陀区| 安远县| 永州市| 城固县| 永泰县| 河间市| 海原县| 浪卡子县| 开阳县| 莒南县| 稷山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