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爐冶煉鋼水氮含量淺析
來源:2019煉鋼生產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研討會|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轉爐冶煉鋼水氮含量淺析任廣亮(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35) 摘 要:本文通過對150噸轉爐冶煉過程取樣分析,發現在吹煉前、中期,隨著C-O反應速度的提高,脫氮速度也提高,吹…
轉爐冶煉鋼水氮含量淺析
任廣亮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0035)
摘 要:本文通過對150噸轉爐冶煉過程取樣分析,發現在吹煉前、中期,隨著C-O反應速度的提高,脫氮速度也提高,吹煉后期隨C-O反應速度減弱,脫氮速度也減弱,后期隨補吹次數和時間增加,脫氮速度呈負增長,鋼液吸氮嚴重。因此,提高C-O反應速度和縮短吹煉時間,減少補吹次數和時間,
1 前言
鋼中氮含量對鋼的機械性能影響較大,隨著鋼中氮含量的增加,鋼的塑性下降,延展性降低;氮還可加重鋼材的時效、降低鋼材的冷加工性能、造成焊接熱影響區脆化、使鑄坯開裂及引起晶間腐蝕,氮成為鋼中的有害元素之一[1]-[2]。如何降低鋼水氮含量一直都是冶金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目前低氮鋼多采用轉爐流程生產,鋼中氮含量可控制在20~40ppm。
目前,南鋼中厚板卷廠冶煉鋼種達350多種,其中95%以上的鋼種對氮含量都有嚴格要求,甚至部分鋼種要求[N]≤0.0045%,這對冶煉過程氮含量控制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轉爐作為冶煉的一個重要環節,氮含量控制和過程工藝優化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試驗分析轉爐冶煉過程工藝對鋼液氮含量變化情況,提出工藝改進的關鍵措施,以達到市場和客戶的要求,特別是滿足高級別管線鋼和特殊容器鋼對氮含量的要求。
2 轉爐吹煉過程氮含量情況
通過對轉爐吹煉過程鋼水取樣分析,南鋼150t復吹轉爐冶煉過程鋼液氮含量變化如圖1所示。由圖1中可以看出,鐵水w[N]在42PPm~64PPm,平均為57 PPm;吹煉5min時鋼液w[N]在28PPm~41PPm,平均為35 PPm,脫氮速度為4.4 PPm/min;吹煉12min時鋼液w[N]在11PPm~31PPm,平均為24 PPm, 脫氮速度為1.57 PPm/min;吹煉16min時鋼液w[N]在20PPm~42PPm,平均為28 PPm, 脫氮速度為-1 PPm/min;對比吹煉過程鋼液w[N]的變化得出,吹煉前期、中期鋼液脫氮,到了吹煉后期(吹煉12min后)隨著鋼液碳含量的降低導致鋼液C-O反應速度減弱,鋼液吸氮。
圖1 南鋼150t復吹轉爐吹煉過程鋼液氮含量變化
3 轉爐冶煉氮含量變化的分析
3.1 吹煉時間對鋼液氮含量的影響
研究吹煉過程鋼液w[N]變化中發現鋼液吹煉(吹氧)時間越長,鋼液吹煉后期吸氮量越嚴重。試驗選取10爐吹煉過程樣分析,轉爐吹煉時間對鋼液平均氮含量影響如圖2所示。吹氧時間為18min,鐵水w[N]為62 PPm;吹煉5min時下降到41 PPm,脫氮速度為4.2 PPm/min;吹煉12min時進一步下降到26 PPm,脫氮速度為2.14 PPm/min;吹煉12min后開始吸氮,吹煉16min時上升到30PPm,脫氮速度為-1 PPm/min;吹煉18min(終點)時上升到35 PPm,脫氮速度為-2.5 PPm/min。
圖2 吹煉時間對鋼液w[N]影響
從吹煉時間對鋼液w[N]影響明顯的看出,吹煉12min時的脫氮量及脫碳速度基本相似,鐵水中總氮量的一半被去除,但是吹煉12min后,吹煉時間長4min,吹煉后期脫碳速度負增長(-1 PPm/min~-2.5 PPm/min),所以吸氮很嚴重。縮短吹煉(吹氧)時間也是降低終點鋼液氮含量的重要手段。
3.2 C-O反應速度對鋼液氮含量的影響
3709、3710、3711三爐鋼吹煉過程鋼液w[C]變化如圖3所示。
圖3 吹煉過程鋼液w[C]變化
由圖3可以看出, 3709、3710兩爐吹煉時間為18min, 3711爐爐吹煉時間為15min。鐵水w[C]在4.67%~5.4%,平均為4.96%;吹煉5min時鋼液w[C]在3.04%~3.23%,平均為3.14%,脫碳速度為0.364%/min;吹煉12min時鋼液w[C]在0.44%~0.82%,平均為0.63%,脫碳速度為0.359%/min;吹煉16min時鋼液w[C]在0.030%~0.039%,平均為0.0345%,脫碳速度為0.457%/min;吹煉終點時鋼液w[C]在0.05%~0.06%,平均為0.055%,脫碳速度為-0.01%/min。開始吹煉至吹煉12min脫碳速度快,吹煉12min后隨著鋼液碳含量的降低脫碳速度緩慢,吹煉16min后脫碳速度負增長。
下面以3709爐和3711爐為例,對比吹煉過程脫碳速度及利用圖。
分析C-O反應速度對吹煉過程w[N]的影響如圖4所示。
圖4 C-O反應速度對吹煉過程w[N]的影響
由圖4可以看出,3709爐吹煉開始鋼液w[C]為5.4%,吹煉5min時鋼液w[C]為3.23%,脫碳速度為0.434%/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4.2 PPm/min;吹煉12min時鋼液w[C]為0.82%,脫碳速度為0.344%/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2.14 PPm/min;吹煉16min時鋼液w[C]為0.030%,脫碳速度為0.198%/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3.5 PPm/min;吹煉18min(吹煉終點)時鋼液w[C]為0.05%,脫碳速度為-0.01%/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5 PPm/min,脫氮率為20%。
3911爐吹煉開始鋼液w[C]為4.67%,吹煉5min時鋼液w[C]為3.04%,脫碳速度為0.326%/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4.0 PPm/min;吹煉12min時鋼液w[C]為0.44%,脫碳速度為0.371%/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1.57 PPm/min;吹煉15min(吹煉終點)時鋼液w[C]為0.05%,脫碳速度為0.13%/min,相對應的脫氮速度為-2.0 PPm/min。脫氮率為43.86%。
分析脫碳速度對吹煉過程w[N]的影響得出:在吹煉前、中期(吹煉12min以前),隨著C-O反應速度的提高,脫氮速度也提高,脫氮量>吸氮量,鋼液中氮含量迅速下降,鐵水中總氮含量的一半被去除;吹煉后期(吹煉12min以后)隨著鋼液碳含量的降低,C-O反應速度減弱,脫氮速度也減弱,脫氮量<吸氮量此時吹氧時間越長,脫氮速度負增長鋼液吸氮嚴重,鋼液增氮。提高C-O反應速度和縮短吹煉時間,可以提高脫氮速度,降低鋼液氮含量。
3.3 補吹對轉爐脫氮的影響
轉爐吹煉后期補吹對鋼液氮含量的影響,如圖5所示。
圖5 轉爐補吹對鋼液氮含量的影響
3861爐~3864爐吹煉后期都進行補吹(平均2min),使鋼液氮含量明顯增高。補吹結束后,4爐鋼水依次增氮10ppm,2ppm,22ppm,16ppm,增氮較嚴重。這是因為復吹轉爐吹煉接近終點時,使用副槍進行測溫、取樣,一旦磷、硫含量超標或溫度達不到所煉鋼種要求,需要補吹來解決上述問題,此時熔池碳含量已很低,如圖6補吹對終點鋼液w[C]的影響,3863爐吹煉終點w[C]為0.037%,補吹一次下降到0.024%,補吹兩次下降到0.018%。
圖6 補吹對終點鋼液w[C]的影響
這么低的w[C]條件下,繼續吹氧,大部分用來氧化鋼液中的[Fe]。根據Fe-C的選擇氧化[3],1600℃鋼液中Fe-C的選擇氧化平衡點為[C]=0.041%,說明w[C]≤0.041%,氧優先與鋼液里的鐵反應,再與碳反應,造成鋼液收得率下降,渣中的w(FeO)升高,C-O反應很弱,導致CO氣泡產生量少,脫氮量很小,氧氣流沖開渣面,火點區鋼液面裸露,造成火點區鋼液的吸氮大于CO氣泡帶氮量,使鋼液中的氮升高。
故應避免補吹操作,提高一次拉碳率,終點氮含量可基本保持在<30ppm的水平,補吹1次氮含量最低增加8ppm,補吹2次鋼液氮含量最少增加16ppm,補吹次數越多,出鋼氮含量越高,補吹時,碳含量越低,鋼液中的氮含量越高。
4 小結
通過對南鋼150t轉爐冶煉過程氮含量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鐵水平均氮含量為57 PPm,吹煉5min時鋼液平均氮含量為35 PPm,吹煉12min時鋼液平均氮含量為24 PPm, 吹煉12min后略微增氮,吹煉終點時鋼液平均氮含量為28 PPm。
(2)在吹煉前、中期(吹煉12min以前),隨著C-O反應速度的提高,脫氮速度也提高,脫氮量>吸氮量,鋼液中氮含量迅速下降,鐵水中總氮含量的一半被去除;吹煉后期隨著鋼液碳含量的降低,C-O反應速度減弱,脫氮速度也減弱,脫氮量<吸氮量此時吹氧時間越長,脫氮速度負增長,鋼液吸氮嚴重,鋼液增氮。
(3)補吹次數越多,出鋼氮含量越高。一次拉碳出鋼,終點氮含量可基本保持在<30ppm的水平。補吹可加入鐵皮、輕燒白云石等使爐內爐渣發泡,避免或減小鋼液裸露,有助于降低補吹增氮量。
參考文獻
[1] 陳家祥.鋼鐵冶金學(煉鋼部分) [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0, 91;
[2] 李晶,傅杰,迪林,等.溶解氧對鋼液吸氮影響的研究[ J].鋼鐵,2002, 37(4): 19~20、34;
[3] 黃希祜.鋼鐵冶金原理(第3版)[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4:104~378;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