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鐵耗模式生產實踐
來源:2019煉鋼生產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研討會論文集|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低鐵耗模式生產實踐劉志遠 王重君 欒文林 李雷 劉濤 張杰(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 摘 要: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在鐵水不足條件下,采取了生鐵塊代替廢鋼,爐內加入發熱材料,二次燃燒…
低鐵耗模式生產實踐
劉志遠 王重君 欒文林 李雷 劉濤 張杰
(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
摘 要: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在鐵水不足條件下,采取了生鐵塊代替廢鋼,爐內加入發熱材料,二次燃燒氧槍技術,廢鋼預熱和合金烘烤等技術和工藝,對低鐵耗生產模式進行攻關。實踐結果表明,鐵耗降低明顯,實現了低鐵耗模型下產量增加的目標。
關鍵字:低鐵耗,轉爐,大廢鋼比
河鋼唐鋼中厚板公司煉鐵區域有2座1580 m3高爐、1座1780 m3高爐;煉鋼區域有1座鐵水預處理、3座120噸轉爐、3座LF精煉爐、1座RH精煉爐、5臺連鑄機。目前,公司具有400萬噸商品材坯的生產能力,中厚板生產線以高性能建筑用鋼、橋梁結構用鋼、船舶及海工用鋼、模具用鋼、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管線鋼、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以及碳素結構鋼等為主導8大類136個牌號的產品。煉鋼廠不斷自我挖潛,不斷采用多種舉措降低鐵水消耗,實現814kg/t的公司最佳效益鐵耗指標。
1 工藝條件
1)鐵水主要指標
鐵水主要成分指標
C/% | Si/% | Mn/% | P/% | S/% | Ti/% | 溫度/℃ |
3.8-4.5 | 0.42 | 0.42 | 0.131 | 0.029 | 0.117 | 1348 |
鐵塊主要成分指標
C/% | Si/% | Mn/% | P/% | S/% |
3.8-4.5 | 0.49 | 0.42 | 0.131 | 0.021 |
2)工藝路線
高爐鐵水→鐵水包→轉爐→精煉→連鑄→鋼坯熱裝、外售鑄坯
2 低鐵耗模式生產可行性分析
降低轉爐煉鋼的鐵水消耗,首要考慮的是轉爐爐內熱平衡。轉爐煉鋼的熱量主要來源于鐵水的物理熱和化學熱,其中鐵水的物理熱占60%左右,元素氧化放熱占占35%左右[1]。隨著降低鐵水消耗會降低轉爐內的熱量收入,這部份熱量必須進行彌補或降低熱量支以達到熱量平衡。
1)用生鐵塊代替廢鋼,通過增加化學熱增加爐內的熱量。采用生鐵代替廢鋼的方法減少了鐵水消耗,且可以增加元素氧化生產的化學熱。通過計算表明,使用4噸生鐵代替1噸廢鋼,達到熱平衡。
2)爐內加入發熱材料增加熱量收入。主要的發熱材料有碳質材料和金屬材料。由于金屬材料成本較高,一般采用碳質材料進行升溫較經濟,且不會增加渣量,但對于生產高品質鋼時應注意,考慮發熱劑中的有害元素含量。
3)采用二次燃燒氧槍等新技術增加熱源。氧槍是轉爐煉鋼生產發展的核心技術,二次燃燒氧槍(即雙流氧槍),可使轉爐的自身能量在轉爐內得到充分利用。
4)采用合金烘烤等手段提高入爐料的溫度,增加熱量來源。通過合金烘烤裝置,對硅鐵、錳鐵、鉻鐵、鉬鐵、鈦鐵、釩鐵等合金爐料進行脫水份烘烤,使合金達到要求溫度,能滿足煉鋼工藝要求,減少溫降損失。
5)減少熱量支出,可通過降低出鋼溫度來實現。
3 低鐵耗生產的措施
1)減少鐵水運輸過程熱損失。通過優化物流縮短鐵水滿包后到入轉爐的時間,由現在三座高爐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確保鐵水的物理熱減少損失。根據對現場鐵水進行跟蹤統計,鐵水溫度提高10℃。
2)轉爐使用二次燃燒氧槍。為進一步增加爐內熱量,在原有4孔噴頭供氧強度不變的條件下,增加6個附孔的亞音速的噴吹氧氣量,充分燃燒熔池溢出的CO,提高爐膛溫度,有利于化渣效果并且達到降低鐵耗的目的。目前已全部更換完二次燃燒氧槍,正在進行自動煉鋼模型的優化,二次燃燒氧槍相比普通氧槍吹煉終點溫度提高30~40℃左右。
3)爐內加入碳質材料升溫。轉爐吹煉過程加入碳球和白煤兩種補熱劑,補充因低鐵耗造成的熱量不足問題,同時可以消除使用焦炭做補熱劑鋼水增氮的問題。
4)優化低鐵耗的自動煉鋼模型。通過實施降低氧氣流量(33000Nm3/h降低到30000Nm3/h)、延長吹煉時間、加大后期底吹氣量(60Nm3/h提高到120Nm3/h)等措施,直接出鋼比例在90%以上。
5)減少入爐輔料的用量(白灰、輕燒白云石)。一是提高石灰質量,降低轉爐石灰消耗。改造白灰窯煤氣加壓機提高煤氣壓力,以提高石灰質量,降低轉爐、精煉入爐石灰用量。二是輕燒鎂球代替輕燒白云石。輕燒鎂球鎂含量是輕燒白云石的兩倍,使用后可以降低輕燒白云石用量6kg/t。
6)優化廢鋼結構。通過對廢鋼結構進行優化,實現破碎料、壓塊、重廢合理匹配,同時使用改造后的廢鋼斗,廢鋼加入量由原來的18噸提高至25噸。
4 實施效果
1)通過上述措施的落實,鐵耗明顯降低,產量有了明顯提高。今年以來已經9次突破日產記錄,最高日產為16225噸。
2)目前鐵耗已降至814kg/t,達到了最佳效益平衡點。在降低鐵耗的同時,建立了鐵耗最佳效益模型,將鐵耗降至取得最大效益的節點。降低鐵水消耗,會帶來鋼鐵料消耗增加,根據唐鋼中厚板公司生產實踐,每降低1kg/t鐵耗,對應鋼鐵料消耗升高0.15kg/t。
3)由于高負荷生產,為降低轉爐耐材侵蝕,提高爐渣MgO含量,MgO由4-6%調整到6-8%,鎂球消耗升高2.67kg/t。
4)提高轉爐自動煉鋼直接出鋼比例,通過攻關,直接出鋼比例由1月份的85%提高至目前的92%以上,縮短冶煉周期5min。
5)通過采用二次燃燒氧槍,廢鋼比增加1.47%。
5 結論
1)采取優化鐵水運輸物流、爐內加入碳質補熱材料,提高自動煉鋼直出比例,降低鐵水消耗效果明顯。
2)通過采用合金烘烤、二次燃燒氧槍等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熱量利用率,減少溫度損失,增加廢鋼加入量。
3)鐵耗降低,對應鋼鐵料消耗增加。鋼鐵企業應根據各自物料、工藝設備狀況科學確定合理鐵水消耗。
參考文獻:
[1] 馮聚和. 煉鋼設計原理[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