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外層空間如何影響3D打印材料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美國西北拿撒勒大學和愛達荷州考德威爾高中的學生建造的CubeSat太空3D打印衛(wèi)星將發(fā)射升空,這要歸功于與MadeinSpace的合作。該衛(wèi)星將用于明確收集關于3D打印聚合物材料暴露于外層空間的惡劣…
由美國西北拿撒勒大學和愛達荷州考德威爾高中的學生建造的CubeSat太空3D打印衛(wèi)星將發(fā)射升空,這要歸功于與MadeinSpace的合作。該衛(wèi)星將用于明確收集關于3D打印聚合物材料暴露于外層空間的惡劣環(huán)境中如何反應的信息。
近日,西北拿撒勒大學(NNU)和愛達荷州考德威爾高中的一群學生將有機會看到本月發(fā)射到太空的3D打印衛(wèi)星,這要歸功于與MadeinSpace的合作。
這顆名為MakerSat-0的CubeSat衛(wèi)星將于11月10日(星期五)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學生建造的衛(wèi)星將標志著愛達荷州的第一顆衛(wèi)星被送往太空。
3D打印的CubeSat不僅是愛達荷州的第一個,它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發(fā)送到太空的衛(wèi)星,用于明確收集關于3D打印聚合物材料暴露于外層空間的惡劣環(huán)境中如何反應的信息。
更具體地說,CubeSat被部署多年,并將收集有關ABS、PLA、尼龍和PEI/PCULTEM(所有常見的基于塑料的3D打印材料)的樣品的實時信息。這些信息對于確定哪些類型的部件有可能在太空中3D打印是重要的。
據報道,這顆小而創(chuàng)新的衛(wèi)星將在發(fā)射后兩小時內開始記錄和傳輸數據,并將在800公里的高度以17000英里的軌道速度行駛。在這樣的速度和高度上,MakerSat-0將每天通過北極和南極14次。
為了讓參與項目的學生能夠在智能手機上訪問來自CubeSat的所有輸入數據。小衛(wèi)星將收集有關空間3D打印聚合物的關鍵信息。
NNU工程學教授StephenParke解釋說:“這是我們與‘MadeinSpace’合作推出的兩個MakerSat任務中的第一個。MakerSat的任務將為太空界提供有關這些材料如何對氧等離子體、紫外線和電離輻射、真空、極端溫度和微隕石碰撞作出反應的寶貴測試數據。”
Parke博士指出的第二項任務是部署MakerSat-1,它將使用機載AMF3D打印系統(tǒng)在國際空間站(ISS)的太空中建造。到目前為止,MadeinSpace已經成功地3D打印了CubeSat的結構框架,并宣稱ISS上的宇航員將在2018年初完成MakerSat-1的組裝。
“制造衛(wèi)星任務將為我們提供材料研究信息,這些信息將用于Archinaut這樣的項目,這是第一個太空內自主機器人增材制造和裝配平臺,”MadeinSpace副總裁MattNapoli說。
最近,NASA對CubeSat的研究投入越來越多,因為緊湊型衛(wèi)星系統(tǒng)被證明對收集特定類型的太空數據是有效和有用的。此外,還要感謝小型電子設備和傳感器,CubeSats可以以低得多的成本(數千美元,而不是數百萬美元)完成老式和大型衛(wèi)星的工作。
MakerSat-0的發(fā)射是NASA的CubeSat發(fā)射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已經為太空署的ELaNaXIV任務選擇了四個CubeSats。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