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軋工藝及軋后冷速對GCr15SiMn鋼相變組織的影響
來源: 我的鋼鐵網(wǎng)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智能制造與工業(yè)4.0的迅猛發(fā)展,對軸承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苛刻,用戶對鋼材質量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GCr15SiMn鋼是一種改型鋼種,在GCr15鋼的基礎上,適當增加Si、Mn含量以改善其淬透性、…
隨著智能制造與工業(yè)4.0的迅猛發(fā)展,對軸承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苛刻,用戶對鋼材質量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GCr15SiMn鋼是一種改型鋼種,在GCr15鋼的基礎上,適當增加Si、Mn含量以改善其淬透性、彈性極限、耐磨性等,使其制造軸承套圈及滾動體的適用尺寸更多。本工作結合現(xiàn)場的生產(chǎn)工藝,利用GLeeble3800熱模擬試驗機,制定雙道次軋制工藝,測定軸承鋼GCr15SiMn在此軋制工藝下的動態(tài)CCT曲線;在CCT曲線的基礎上模擬不同終軋工藝及軋后冷速對該鋼組織轉變的影響進行分析,為制定合理的生產(chǎn)工藝提供理論依據(jù)與數(shù)據(jù)支持。
實驗鋼為某鋼廠生產(chǎn)的48mm規(guī)格的熱軋態(tài)棒材,其原材料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為:C1.05,Cr1.45,Si0.55,Mn1.10,P0.006,S0.001,O0.0005,F(xiàn)e余量。經(jīng)機加工成熱模擬試樣后,在Gleeble3800熱模擬試驗機上測定,包括終軋工藝和軋后冷速對相變組織的影響。結合現(xiàn)場實際,熱模擬實驗方案為:將試樣按10℃/s的速度加熱到1200℃并保溫5min,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到奧氏體中,然后以10℃/s的速度冷卻到980℃并保溫10s,消除溫差,然后進行變形量為50%的單道次壓縮變形,隨后以5℃/s的速度冷卻到860℃,一組進行30%的單道次壓縮變形后以不同冷卻速率(V=0.3、0.5、1、2、3、5、10、15℃/s)冷至室溫,另一組經(jīng)過不同的終軋變形工藝,再以不同的冷卻速度(V=1、5℃/s)冷卻到室溫。
實驗后的試樣采用金相顯微鏡觀察微觀組織,結合動態(tài)CCT曲線及不同工藝下的組織與顯微硬度分析。結果表明:
(1)變形速率的改變,對實驗鋼的組織轉變無太大影響,隨著變形量的增加,在連續(xù)冷卻得到的室溫組織中,二次碳化物增多,珠光體轉變量增加,珠光體開始轉變溫度升高,珠光體球團直徑和片層間距減小;實驗鋼Ms點隨變形量的增加而降低。
(2)連續(xù)冷卻速度的增加,二次碳化物析出明顯減少,碳化物厚度減小,網(wǎng)狀碳化物基本消失,珠光體開始轉變溫度降低,珠光體球團直徑和片層間距減小;跟變形速率和變形量比,冷卻速度對實驗鋼組織的轉變影響顯著。
(3)變形速率對實驗鋼的顯微硬度影響不大,相同冷卻速度和變形速率下,隨著變形量的增大,實驗鋼顯微硬度增大;冷卻速度的提高,實驗鋼顯微硬度顯著增大。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