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爐煉鐵與非高爐煉鐵的比較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目前生鐵的生產仍是以高爐流程為主,并且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較大的改觀。非高爐煉鐵與高爐流程相比較是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是體現在可以不用或少用主焦煤,減少高爐流程所必備的燒結、球團、焦…
目前生鐵的生產仍是以高爐流程為主,并且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較大的改觀。非高爐煉鐵與高爐流程相比較是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是體現在可以不用或少用主焦煤,減少高爐流程所必備的燒結、球團、焦化工序的污染物排放等。目前,非高爐煉鐵生產指標比較好企業,所要求原燃料條件比較高,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生產的規模與大型高爐相比還是比較小。
高爐煉鐵技術已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在20世紀以后又得到不斷地完善和提高,已是一個比較成熟、先進的生產工藝流程,在多方面表現出許多優勢。
(1)高爐是個高效化的豎爐。
(2)爐料在高爐內有一半左右是進行間接還原,有利于節能。
(3)高爐是個高效能源轉化器。
非高爐煉鐵所用的氣源需另外供應。煤基直接還原工藝是要建設專門的造氣裝置,而且要求CO+H2含量要大于90%。煤在轉換為還原氣的過程中要有較多的能量損失,并且投資和運行費用也較高(約占總投資的三分之一)。
一些數據表明,非高爐煉鐵的能耗要比高爐煉鐵系統的能耗高250一650kg標準煤/t。
非高爐煉鐵工藝的能耗高主要原因是,所產生的大量高熱值煤氣沒有充分得到循環利用或科學利用。目前,大多數是用煤氣去發電。而煤氣轉變為電能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在32%一45%,使企業能源利用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熔融還原生產還脫離不了焦炭和礦粉造塊,其能耗肯定是要比高爐工序能耗高。能耗高,肯定成本高,污染物排放高。
非高爐煉鐵是21世紀全世界鋼鐵界的前沿技術,是技術發展的大方向,但尚存在較多重大技術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根據我國資源、能源條件的限制,我國的煉鐵生產技術工藝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要以高爐流程為主。而且,目前高爐生產流程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均是優于非高爐生產流程。特別是在生產規模、投資和生產成本等方面高爐流程是占有比較大的優勢。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