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6321鈦合金棒材熱變形及熱處理工藝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Ti-6321合金(名義成分Ti-6Al-3Nb-2Zr-1Mo)是在美國Ti-6211合金的基礎上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中強高韌型近α鈦合金,除了擁有鈦合金材料常見的密度小、強度高、無磁、透聲和耐海水腐蝕等綜合…
Ti-6321合金(名義成分Ti-6Al-3Nb-2Zr-1Mo)是在美國Ti-6211合金的基礎上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中強高韌型近α鈦合金,除了擁有鈦合金材料常見的密度小、強度高、無磁、透聲和耐海水腐蝕等綜合性能外,還具備高沖擊韌性、高斷裂韌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現已完成海水環境下的各類應用研究,并廣泛用于潛艇和水中兵器的各類承力構件,促進了我國航海和艦船用鈦合金材料的飛速發展。
艦船上各類應用系統使用環境特殊,機構復雜,對所用Ti-6321合金材料性能要求的側重點不同,其重點是強度、塑性和沖擊韌性的適當匹配。有必要根據應用環境的具體要求,選擇適宜的熱變形參數和熱處理方式,最終實現鍛件強度、塑性和沖擊韌性的合理匹配,擴展材料的應用領域。針對Ti-6321合金棒材,研究了不同精鍛變形量和熱處理方式對材料組織和性能的影響規律。
實驗材料選用經3次真空自耗電弧爐熔煉并鍛造至Φ85mm規格的Ti-6321鈦合金棒坯,實驗棒坯的原始金相組織為(α+β)兩相區加工組織,在轉變β基體上分布著初生的等軸和拉長α相,其中初生α相含量約60%,采用金相法測得其相變點為995~1000℃。
利用精鍛機將Φ85mm規格的Ti-6321棒坯分別精鍛到不同規格成品棒材,所采取的熱變形前加熱溫度均為940℃,保溫時間120min。熱變形工藝分別為:棒坯精鍛至Φ38mm規格,變形量80%;精鍛至Φ45mm規格,變形量為70%;精鍛至Φ55mm規格,變形量為60%;精鍛至Φ60mm規格,變形量為50%。所得成品棒材再經過900℃/1.5h,AC的普通退火后測試理化性能。
選用Φ45mm規格棒材按整體熱處理的方式進行普通退火900℃/1.5hAC,雙重退火900℃/1.5hAC+960℃/1.5hAC,β退火1020℃/1.5hAC,固溶時效970℃/1.5hWQ+550℃/4hAC熱處理實驗,熱處理爐選用保溫精度為±5℃的RX箱式電阻爐。試驗結果如下:
(1)Ti-6321鈦合金棒坯在兩相區進行加熱,再經過50%~80%的精鍛熱變形和普通退火后,發現原始棒坯的組織類型并沒有發生改變,但α相組織的拉長特征得到明顯改善。隨著變形量增大,晶粒細化程度逐步提高,棒材強度呈上升趨勢,沖擊韌性呈下降趨勢。
(2)棒材對熱處理工藝比較敏感,應根據用途選擇適宜的工藝:普通退火簡單易行,適用于中強中韌型結構件;雙重退火適用于低強高韌型結構件;固溶時效適用于高強低韌型結構件;β退火后材料具有高沖擊韌性,但塑性性能很差,通常不建議采用。
- 上一篇:國外熱處理技術現狀 下一篇:爐前開鐵口機霧化技術的應用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