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13Cr-5Ni馬氏體不銹鋼在連續加熱過程中兩相區的奧氏體生長行為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Fe-13Cr-5Ni低碳馬氏體鋼被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水輪機組件、閥體、核電站結構件等領域,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良好的成形性能及良好的機加工性能的鋼種。Fe-13Cr-5N…
Fe-13Cr-5Ni低碳馬氏體鋼被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水輪機組件、閥體、核電站結構件等領域,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良好的成形性能及良好的機加工性能的鋼種。Fe-13Cr-5Ni低碳馬氏體鋼,在奧氏體化以后,極易獲得非平衡態的馬氏體組織,且在用于生產大型發電機渦輪轉子時,由于轉子尺寸很大且結構復雜,不能通過傳統的變形工藝細化組織,而熱處理過程中極易出現粗大晶粒并具有強烈的組織遺傳性。因此,有必要對Fe-13Cr-5Ni低碳馬氏體鋼在兩相區的變化展開系統研究。
本研究所用的Fe-13Cr-5Ni低碳馬氏體鋼化學成分(質量分數,%)為0.04C,0.14Si,0.55Mn,5.01Ni,12.87Cr,1.36Mo,0.03V,0.01P,0.02S,余量Fe。試樣取自發電廠渦輪轉子實際生產時,澆注和鍛造成型的試塊,并進行1200℃保溫5h的均勻化處理。使用STA409PC型綜合熱分析儀進行相變點的差示掃描量熱法測試。奧氏體轉變起始溫度和轉變完成溫度分別為528℃和830℃。
對均勻化處理后的試樣進行奧氏體化處理,以10℃/s的速率將試樣分別加熱至550、600、650、700、750、800以及830℃,然后淬火至室溫。通過光學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以及顯微硬度儀研究該鋼在加熱過程中的組織轉變行為。結果表明:
(1)奧氏體以“針狀”形式在晶粒內部馬氏體板條界處形核,并與母相間保持一定的位向關系,且加熱溫度對奧氏體的形核與長大有很大影響。當加熱溫度較低時,“針狀”奧氏體多在馬氏體板條處形成,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針狀”奧氏體沿馬氏體板條長大成條狀奧氏體,同時與母相保持相同的位向關系。當溫度進一步升高,部分奧氏體傾向于在馬氏體塊界形成,并沿著馬氏體板條界向馬氏體塊內部長大。
(2)室溫下殘余奧氏體的量,隨雙相區開始淬火溫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減少,650℃時對應室溫下殘余奧氏體的極大值,并且這一變化趨勢與試樣顯微硬度測試結果一致。
- 上一篇:不銹鋼管件檢測依據 下一篇:CSP流程低碳鋁鎮靜鋼鈣處理優化試驗研究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