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階段軋制翹頭缺陷的控制措施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兩階段軋制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控制軋制工藝,包括初軋和精軋兩個階段,即鋼板在奧氏體再結晶區和未再結晶區軋制,在部分再結晶區內停軋、待溫,因此又稱待溫軋制。鋼板翹頭是指鋼板在變…
兩階段軋制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控制軋制工藝,包括初軋和精軋兩個階段,即鋼板在奧氏體再結晶區和未再結晶區軋制,在部分再結晶區內停軋、待溫,因此又稱待溫軋制。鋼板翹頭是指鋼板在變形區內沿縱向上、下面延伸不均勻,向上彎曲產生的缺陷。
分析認為:待溫后因鋼板下表面溫度高于上表面溫度,因此軋制時鋼板上表面變形抗力大于下表面變形抗力,沿縱向方向鋼板下表面變形大于上表面變形。這是產生鋼板翹頭缺陷的主要原因。
為此控制措施是:
1、超快冷取代中間坯空冷待溫工藝
利用超快冷來取代中間坯空冷待溫工藝將高壓、大流量的水通過傾斜布置的噴嘴對
鋼板實行“吹掃式”冷卻,在其表面形成核沸騰,去除了鋼板表面殘留的冷卻水,使更多的新水源源不斷地直接作用于鋼板上,增強了冷卻能力。
通過調整上、下冷卻水的流量比,可快速地減小中間坯上、下表面溫差,同時利用大的傾斜式吹掃力可有效地沖刷中間坯上表面殘留的氧化鐵皮,抑制了二次氧化鐵皮的生成,減少因氧化鐵皮的存在使軋制時鋼板表面發生打滑現象,很好地抑制了軋制過程中的鋼板翹頭。
2、實施異步軋制工藝
異步軋制又稱為非對稱軋制,軋制過程中因上下工作輥表面線速度不等,而導致鋼板上下表面前進速度不一樣,即變形速度不同。可通過調節上下工作輥的輥速比,使上輥速度大于下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因鋼板上表面溫度低于下表面而造成的軋制區內鋼板的上表面延伸小、下表面延伸大的趨勢。
3、調整道次壓下量
中間坯厚度較大、長度較短時尤為明顯,因此適當采用小壓下量以減小向下傾斜導入角,可有效抑制鋼板頭部向上翹曲。通常中間坯待溫后前兩道次壓下量不超過20mm(視鋼板厚度而定),隨著軋制的進行,鋼板變薄、變長,上下表面溫差減小,終軋道次壓下率一般控制在15%~25%較為理想。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