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輥性能要求及其制造技術
來源:我的鋼鐵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支承輥是軋機中的重要部件,用來支承工作輥或中間輥,以防止工作輥出現撓曲變形而影響板、帶的產量及質量。支承輥復雜多樣的工況條件,作為支承輥必須滿足下列條件:1、抗折斷性:輥身、輥頸…
支承輥是軋機中的重要部件,用來支承工作輥或中間輥,以防止工作輥出現撓曲變形而影響板、帶的產量及質量。支承輥復雜多樣的工況條件,作為支承輥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抗折斷性:輥身、輥頸承受工作應力而不發生橫向斷裂。主要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并且不存在可能導致斷裂的制造缺陷。
2、耐磨性:軋輥輥身工作部位在軋制中抵抗失重和尺寸減少的能力。應注意的是軋輥在熱態的耐磨性和冷態的耐磨性并不一定相同,也就是說,軋輥在冷態使用時的相對耐磨性好并不等于在熱態時的相對耐磨性好。
3、抗剝落性:軋輥在接觸應力長時間作用下而不產生輥身掉塊現象的能力。
4、抗熱裂性:軋輥要經受來自軋材及冷卻水的激冷激熱作用而產生熱疲勞,抵抗這種作用而不產生網狀龜裂或使網裂細化變淺的能力。
因此,相對而言支撐輥的工藝比較復雜,目前主要制造工藝有三種:
1、鋼錠——鍛造——鍛后正火+球化退火+去氫退火——粗加工——調質熱處理(淬火油冷卻)——半精加工——輥身差溫淬火+回火~精加工。
2、鋼錠——鍛造——鍛后正火+球化退火+去氫退火——粗加工——調質熱處理(淬火油冷卻——半精加工——輥身工頻淬火(或者準靜態加熱淬火)+回火——精加工。
3、鋼錠——鍛造——鍛后正火+球化退火——粗加工——整體電爐差溫淬火+回火——精加工。
其中方法三通過差溫電爐整體加熱,—次淬火和回火即可使輥身輥頸達到不同的硬度要求熱處理工藝改變了原有支承輥制造工藝,提高了軋輥淬硬層深,熱處理后的支承輥不存在軟帶,增加端部的抗剝落性。這種熱處理技術不但降低制了造周期,也降低了制造成本,是—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工藝。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