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潛增效不止步——京唐公司煉鐵部降成本攻關綜述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京唐公司煉鐵部干部職工深入落實首鋼“兩會”精神,認真分析成本構成因素,從經濟配礦、原燃料管理、技術攻關等方面著手,制定措施,逐項落實,鐵水成本逐月降低,降成本…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京唐公司煉鐵部干部職工深入落實首鋼“兩會”精神,認真分析成本構成因素,從經濟配礦、原燃料管理、技術攻關等方面著手,制定措施,逐項落實,鐵水成本逐月降低,降成本增效益工作實現了新突破。
保持順穩(wěn)是根本
保持高爐生產的長期順行穩(wěn)定是京唐公司全系統(tǒng)生產穩(wěn)定的基石,也是煉鐵生產降成本的關鍵。一直以來,煉鐵生產技術人員都牢牢牽住“保高爐順穩(wěn)”這個牛鼻子,深入把握穩(wěn)中求進的主基調,按照爐內冶煉的“十六字方針”,科學應對外界因素干擾,積極優(yōu)化高爐上料制度與送風制度,確保高爐生產穩(wěn)定順行。面對兩座高爐爐缸局部溫度升高的不利因素,煉鐵技術人員以變應變,及時調整爐缸冷卻強度,加大高爐護爐料量,及時控制高溫點溫度。針對焦化年修,大比例配加濕熄焦的情況,煉鐵技術人員超前謀劃,制定配加濕熄焦的措施和預案,及時采取“攻守退”措施。燒結、球團、礦選分廠技術人員系統(tǒng)攻關,不斷優(yōu)化工藝參數,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提升燒結礦、球團礦、精礦粉的質量,為高爐穩(wěn)定順行提供保障。
設備穩(wěn)定運行是生產穩(wěn)定的前提。煉鐵部設備系統(tǒng)積極摸索設備管理新模式,推進全員設備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點檢定修體系,通過分區(qū)域推廣設備周預修、定修制度,強化設備隱患項目治理,加強維檢隊伍管理,引進新技術等措施,努力降低煉鐵設備故障率,為高爐穩(wěn)定順行提供保障。針對兩座高爐熱風區(qū)域爐皮開裂、高溫點增多的不利因素,設備系統(tǒng)加大熱風區(qū)域巡檢力度,及時發(fā)現處理隱患,保證高爐生產順穩(wěn)。
“精”“經”平衡是關鍵
在降成本增效益中,煉鐵作為生產工序的“龍頭”,如何發(fā)揮好帶動作用,成為了壓在大家肩上的重擔。“精料”是保持高爐高效運行的基礎,“經料”是降低煉鐵生產成本最重要的途徑,實現“精”“經”之間的平衡成為降低煉鐵成本的關鍵。
一般情況下,經濟用料都是用低價位的原料替代高價位的原料,然而,由于低價位的原料總體品質低,且含有大量的堿金屬元素,將影響燒結礦、球團礦的正常生產。同時,長期配加還會造成高爐堿金屬大量富集,進而嚴重影響煉鐵工序的高效運行。面對困難,煉鐵部干部職工迎難而上,持續(xù)開展技術攻關,優(yōu)化經濟用料,降低生產成本。在燒結工序中,該部加大工藝技術攻關力度,克服糊堵篦條嚴重、燒結料層透氣性差的難題,在穩(wěn)定燒結礦品位的情況下,逐步加大性價比高的秘魯粗粉的配比,降低燒結礦成本;在球團工序中,持續(xù)展開高鈦球團礦實驗,實現了高鈦球團礦批量生產,解決了護爐礦價格高、采購難的問題,同時,也為高爐長期護爐提供了保障。由于長期配加堿金屬含量高的礦產資源,兩座高爐的堿金屬富集量遠遠高于同行業(yè)高爐的水平。針對這一情況,煉鐵技術人員深入研究,制定了高爐長期排堿方案,減少高爐堿金屬富集量。同時,加強篩分管理,提高篩分效率,高返率從10%降低到9.6%。
深挖潛力無止境
越是困難,越要眼睛向內,煉鐵部下定決心,向降成本的高峰攀登。他們對照去年物料費用消耗情況,細致分析與研究,制訂了2014年物料降成本措施。設備工程室針對年修和日常修理費用,一是從提高維檢隊伍素質入手,提升維檢人員技能,穩(wěn)定維檢隊伍。通過采取此項措施,降低人工費用約10%。二是加大季節(jié)性防護設施的保護,減少防凍保溫設施由于檢修損壞造成的再次修復費用。三是進一步完善備件領用制度,通過強化現場備件管理,減少機旁備件和庫存?zhèn)浼档蛢滟Y金。四是做好備件國產化和長壽化研究,科學準確地核定設備檢修和更換周期。
煉鐵部生產技術室強化管理,嚴格能源介質、日常易消耗物料的控制。通過細致梳理能源介質傳送、消耗流程,制定了詳細的控制標準和操作要求,規(guī)范蒸汽管路接口,控制鐵水包烘烤、爐前烤溝等煤氣流量。經過努力,高爐蒸汽消耗同比降低7.5千克/噸,焦爐煤氣消耗同比降低2立方米/噸。他們還針對日常易消耗物料,結合現場實際,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使用規(guī)定,使機物料消耗同比降低85.9萬元,耐材費用同比降低416.2萬元。同時,通過強化現場廢舊料回收管理,嚴格執(zhí)行現場廢舊料回收規(guī)定。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