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氧鋼中復合夾雜物形成的實驗室研究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往往會成為疲勞裂紋的起源,對鋼材的疲勞壽命影響極大,夾雜物的數量、尺寸及變形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鋼中夾雜物必須進行嚴格控制。當鋼材受到外界交變應力時…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往往會成為疲勞裂紋的起源,對鋼材的疲勞壽命影響極大,夾雜物的數量、尺寸及變形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鋼中夾雜物必須進行嚴格控制。當鋼材受到外界交變應力時,由于夾雜物與鋼基體不同的變形能力使夾雜物周圍首先形成微裂紋,隨后裂紋不斷擴展,導致鋼材最終疲勞破壞。鋼中總氧含量可以反映對疲勞性能危害最大的氧化物類夾雜物的數量,因此通過降低鋼中的總氧含量(即超低氧冶煉)能有效改善鋼材抗疲勞性能。
北京科技大學的學者通過實驗室真空感應爐試驗,研究了超低氧條件下鋼中復合非金屬夾雜物的形成。研究發現:在含有一定硫的超低氧鋼中高熔點氧化物夾雜很少,大部分為MnS。鋼中Al2O3的尺寸較MgO-Al2O3系夾雜要大。以高熔點夾雜物為異質形核核心析出的MnS能顯著提高鋼材的疲勞壽命,此種復合夾雜物的形成與鋼液成分、高熔點夾雜物的尺寸有關。
- 上一篇:國內外電加工機床的差距 下一篇:利用鈦渣冶煉高鈦鐵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