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訪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馬鋼技術創新杰出職工劉永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5日,馬鋼新開發的高強度熱成型汽車板用鋼已進入在線組產階段,鍍鋅雙相汽車板、冷軋DP800雙相汽車板也正在開發之中。“再過3年~5年,我們希望馬鋼能夠成為國內一流的汽車板供應商。在此基…
6月5日,馬鋼新開發的高強度熱成型汽車板用鋼已進入在線組產階段,鍍鋅雙相汽車板、冷軋DP800雙相汽車板也正在開發之中。“再過3年~5年,我們希望馬鋼能夠成為國內一流的汽車板供應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向國際一流邁進。”坐在筆者面前,38歲的黨員、博士后、馬鋼高級技術主管、馬鋼股份公司汽車板推進處汽車板研究所所長劉永剛眼神中充滿了憧憬。這是他的夢想,也是馬鋼汽車板研發團隊的夢想。為了圓夢,他已經奮斗了整整8年。
走出象牙塔
2006年4月,在馬鋼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從事汽車板研究,已經成為南京理工大學講師的劉永剛毅然走出象牙塔,正式調入馬鋼技術中心。從這一刻起,他的人生與馬鋼汽車板緊緊“拴”在了一起。
放棄相對優越寬松的工作環境選擇馬鋼,是不是得不償失?劉永剛并不后悔:“我所學的專業與汽車板研發非常契合。當時,馬鋼汽車板剛剛起步,前景非常廣闊。而且馬鋼把汽車板作為一項戰略性產品來開發,在硬件設施配備和研發人員待遇上都提供了相對優厚的條件,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人總要有夢想,學有所長最終是為了學有所用,也許呆在校園里遠比現在輕松,但選擇馬鋼我覺得值!”
艱苦創業路
2006年,由于國內、國際先進汽車板生產企業對核心技術進行保密封鎖,馬鋼汽車板產品研發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這是一次篳路藍縷的創業。“我們起步較晚,為了趕上先進企業,必須奔跑前進。”8年的時間,劉永剛搞研發,抓認證,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走現場,跑市場,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雙休日,尤其是在2013年初調入汽車板推進處之后,每周都要出差兩三次;他也幾乎放棄了所有的業余愛好。“雖然辛苦,但每攻克一道技術難關,每開發出一種新產品,每打入一家汽車廠,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劉永剛告訴筆者。
作為負責人,劉永剛先后承擔了省市級、公司級重點科研項目20余項,開發出70余個品種、130多個牌號的汽車板產品,構建了馬鋼汽車板產品體系,產品范圍覆蓋國內汽車主要用板材。尤為可貴的是,在這130多個牌號中,高強鋼已經占到50%以上的比例,縮小了馬鋼汽車板產品大綱與先進企業的差距。在應用技術開發上,他策劃并建立了汽車板領域的專業實驗室10個,標志著馬鋼已經具備在汽車板成形、焊接、涂裝等方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技術服務的能力。
“馬鋼汽車板形成了熱軋、連退、鍍鋅、熱軋酸洗的產品結構,基本覆蓋了中低端車身用鋼,實現了向大部分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主機廠供貨,出口量也逐步增長,成為馬鋼重要的盈利點,馬鋼已成為國內汽車板重要供應基地。但我們的眼光不能僅僅局限于此,我們應該從重要供應商向主力供應商、向一流供應商邁進。”劉永剛認為,馬鋼汽車板的潛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挖掘。
“握手”一流車企
一流的供應商意味著各類高中低檔汽車板都可以形成穩定的供貨能力,意味著產品要能打入知名合資汽車企業。2013年9月,馬鋼向一流汽車板供應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馬鋼生產的冷軋汽車板4個鋼種通過通用汽車全球一級工程認證。這標志著馬鋼汽車板得到世界一流汽車主機廠的認可,具備向全球通用汽車供應汽車板產品的資質。這也是馬鋼汽車板首次獲得高端合資品牌汽車主機廠的全球認證。
“認證工作的艱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主持認證工作的劉永剛回憶起那段日子仍然“心有余悸”。鋼種的檢測涉及16大項、200多個小項,他們在無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從研究消化通用汽車板標準入手,識別通用汽車要求,先后翻譯相關標準52篇,翻譯文字30多萬字。根據標準要求,項目組制訂了詳細的產品試制和檢測試驗方案,先后攻克了多項關鍵難題。在產品試制中,項目組前后共取樣238件,完成內部評估檢驗數據2000多項。
“通過知名合資汽車生產廠家的認證是馬鋼汽車板走向一流的必經之路,只有通過認證才能拿到‘供貨通行證’,因此再苦再累也要堅持進行下去。今年,公司領導親自牽頭對接,大力推動認證工作。”劉永剛介紹說。
8年間,在公司上下的大力支持下,在劉永剛和整個汽車板團隊的艱苦努力下,馬鋼汽車板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去年汽車板產銷突破100萬噸。
8年間,劉永剛與馬鋼汽車板共經風雨,逐步成長為馬鋼汽車板研發的領軍人才,先后獲得了安徽省、馬鞍山市、馬鋼多項榮譽。
然而,在劉永剛看來,成績和榮譽只代表過去,更重要的是持續進步開創未來。“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馬鋼汽車板走向一流任重而道遠,他和他的團隊還要繼續奔跑在圓夢的路上。
- 上一篇:宣鋼二鋼軋廠減排精煉廢渣降成本 下一篇:韶鋼首個電機節能改造通過驗收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