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對60Si2CrVA彈簧鋼超高周疲勞性能的影響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高強度鋼超高周疲勞破壞的一個主要特征是疲勞裂紋大多起源于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等內部缺陷,而且通常在非金屬夾雜物的周圍存在一個特殊的區域,在掃描電鏡下為一個粗糙的粒狀亮區,在光學顯微…
高強度鋼超高周疲勞破壞的一個主要特征是疲勞裂紋大多起源于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等內部缺陷,而且通常在非金屬夾雜物的周圍存在一個特殊的區域,在掃描電鏡下為一個粗糙的粒狀亮區,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是一個暗區。鑒于多在SEM 下分析疲勞斷口,因而筆者稱此區域為GBF區。GBF區的形成對高強度鋼的超高周疲勞破壞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為絕大部分如超過90%甚至99%的疲勞壽命消耗在GBF區的形成上。對于GBF區的形成機制至今尚無一致的認識。但許多研究結果表明,氫可能在GBF區的形成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鋼鐵研究總院的學者利用TDS氫熱分析及超聲波疲勞等試驗方法研究了3種不同氫含量的超高強度彈簧鋼60Si2CrVA的超高周疲勞性能。TDS分析結果表明,電解充氫樣(CH樣)的氫逸出曲線在低溫側有一個強的氫逸出峰,在高溫側有一個弱的氫逸出峰;淬回火樣(QT樣)和真空處理樣(VT樣)則僅在高溫側附近有一弱的氫逸出峰。3種氫含量試樣的疲勞斷口均以包含GBF(粒狀亮區)的內部夾雜起裂方式為主。隨著氫含量的增加,GBF區的面積增加而試樣在109周次下的疲勞強度顯著下降。
- 上一篇:發展金屬防護涂層技術的重要意義 下一篇:寶鋼六項成果獲全國QC小組成果獎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