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鋼: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來源:中國鋼鐵現貨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發展戰略、裝備水平、產品結構高度同質化的今天,鋼鐵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比的是技術創新能力。這是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斌前不久在湘鋼將原科技開發中心組建為技術中心時所表述…
“在發展戰略、裝備水平、產品結構高度同質化的今天,鋼鐵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比的是技術創新能力。”這是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斌前不久在湘鋼將原科技開發中心組建為技術中心時所表述的一個觀點。
根據建設方案,湘鋼技術中心建立了船舶及海工用鋼、管線鋼橋梁鋼、高強及容器鋼、特厚板等4個寬厚板研究所。此外,還有長材研究所、材料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意圖在于搭建更加有效的平臺,把市場營銷人員、技術人員與生產人員的智慧充分整合,強化技術創新能力,形成了一體化攻關的集成開發模式,從而使技術中心成為以企業為基礎、市場為導向、技術為核心、新產品開發為重點、科技項目為紐帶的國家級技術中心,有一批科研成果和專利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增強了湘鋼在國內外鋼鐵行業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今年5月的科技周期間,湘鋼對“優質深海采油平臺用鋼開發”等2011年度十大技術創新項目以及一批合理化建議及技術改進項目、科研后評估項目、專利等知識產權項目進行獎勵,金額達到316萬元。2011年,湘鋼“超厚、耐蝕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鋼”、“鐵礦石燒結工藝整體優化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等項目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大壁厚管道工程用X80級管線鋼研發”獲湘潭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年共申報“高韌性超高強鋼的生產工藝及生產系統”等21個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十二五”期間,湘鋼不會再建設以擴大產量規模為主的技術改造項目,主要的投入方向將是技術創新領域,推動企業向國際一流的寬厚板和精品線、棒材專業生產企業發展。
技術創新需要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支撐。湘鋼擁有國家級煉鋼大師工作室、省級焊接實驗室,湖南省還在湘鋼設立了船舶及海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礦石冶金性能實驗室、煤焦和巖礦相實驗室、燒結球團實驗室在湘鋼低品質礦的生產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起還將向煉鋼連鑄技術、冶煉輔材研究、控軋控冷工藝研究、金屬物理、軋后熱處理等專業進行鋼鐵全流程拓展。按照產、學、研的運作機制,湘鋼與多家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大型企業建立廣泛的技術協作關系,形成以各專業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為技術帶頭人的技術創新骨干人才隊伍,并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鋼鐵企業集團生產管控數字化應用示范項目”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今年已經陸續開發出實用功能并投入生產應用。
2012年,湘鋼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提升產品質量,走向品質的高端。針對以往重視產品內在質量、對表面質量重視不足的認識誤區,湘鋼今年把改善表面質量的技術攻關作為重大課題。針對鋼板下表面劃傷這一頑癥,湘鋼對切頭剪、定尺剪、前后擺動輥道、雙邊剪夾送輥、耐磨板以及托輥等一系列部位的標高重新進行精密測量和標定,對橫移機構加以整改,消除引起鋼板下表面劃傷的設備因素。6月份,湘鋼為港珠澳大橋工程生產的首批980噸鋼板全部一次性合格,沒有產生一塊非計劃鋼板。
湘鋼今年為中船集團生產的LNG船板,要求表面質量達到工業處理最高級的Sa3級,要求在鋼板表面形成致密性的氧化層,以增強鋼板的耐腐蝕性。湘鋼5米寬厚板廠試驗20多種不同的軋制工藝,以軋制溫度和高壓水除鱗為關鍵控制點,目前已經生產出的1萬多噸LNG船板,完全達到PSPC新標準及用戶的個性化要求。
9月份,湘鋼將為日本常石造船預采購的船用鋼板進行生產,此次供貨,最大挑戰是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能夠被常石造船納入采購視野,證明著湘鋼在船舶和海工鋼板制造領域的市場影響力。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寶雞鋼管首根18米預精焊鋼管成功下線 下一篇:攀鋼:科技創新貴在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