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可能再度“引爆” 謹防長假期間外盤風險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內期貨市場即將面臨一周多的休市,這往往也是風險最大的時間段,節前風險控制尤其重要。專家建議,為避免休市期間外盤行情波動帶來的風險,投資者最好在節前部分或全部離場!延浾唿S穎○編…
國內期貨市場即將面臨一周多的休市,這往往也是風險最大的時間段,節前風險控制尤其重要。專家建議,為避免休市期間外盤行情波動帶來的風險,投資者最好在節前部分或全部離場。
⊙記者黃穎○編輯朱賢佳
昨日股市大幅反彈,并帶動商品期貨午后出現大幅度拉升行情。隨后在證監會否認有關提振股市的傳言后,股指逐漸下行,商品期貨價格在持倉大幅度減少的過程中回落。
假期風險因素集中在歐洲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由于節前交易所會大幅度提高保證金,按照歷史經驗,近兩個交易日會出現大量的建倉現象。而本次價格極速上漲和隨后的穩步回落,釋放了大量做空和做多風險,也使得投資者對市場更加敬畏。不過,本次行情的極速上漲,將使得激進投資者增加過長假的多頭持倉,放大了部分風險。
倍特期貨分析師劉明亮認為,這個假期的風險因素主要在歐洲,焦點是西班牙是否申請正式救援,以及西班牙和希臘對緊縮措施的抵制情況。10月為西班牙年內第二大償債高峰月,歐債危機將再度成為市場關注點。同時,市場目前也更注重經濟形勢,節日期間美國將公布重要的非農就業數據。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周小球也表示,中國長假期間,國際金融市場繼續圍繞歐債問題和美國經濟復蘇程度之間的強弱關系展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洲問題基本都是處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階段,因此當前階段并不會出現類似2008年期間的情況。”周小球表示,“而美國問題可能更加吸引投資者目光,經濟刺激政策推出后,不斷出現好于預期的經濟數據,市場消費和房地產市場也在回暖,美元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在增強,短期并不利于商品價格上漲。”
劉明亮表示,目前,商品市場整體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偏小。在歐債危機作用下,工業品中性偏空,不宜留多過節;貴金屬中線上漲中,低位多單可輕持;農產品處于下跌走勢中,可輕持高空單。
節后商品或現“工強農弱”格局
從最近市場的行情來看,多空分歧依然較大,總體呈寬幅震蕩。不過,專家認為,節后大宗商品或有機會回暖,工業品和農產品走勢將現分歧。
光大期貨分析師唐嘉賓表示,美國近期推出QE3,使得國際原油大幅上漲,推升大宗商品價格走強。同時,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部分商品需求較之前有所提振,因此節后或將出現一定的強勢格局。不過,國內A股未見底部信號,因此大方向仍需等待“十八大”后再觀察。
分品種來看,節后工業品走勢或將強于農產品,由于工業品,尤其是能源化工品種對于原油的敏感性更高,一旦原油維持強勢將有利于工業品走強;而農產品,尤其是大連豆類面臨季節性的供應壓力,走勢將相對偏弱。